青少年牙科共治計劃|收60蚊共付額 牙醫坦言必「蝕本」盼提高口腔健康意識

港聞

撰文: 陳展棋

發布時間: 2025/03/20 21:20

最後更新: 2025/03/21 09:06

分享:

分享:

青少年牙科共同治理計劃。(資料圖片)

青少年牙科共同治理計劃。(資料圖片)

衞生署今(20日)推出「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透過政府共付模式鼓勵13至17歲青少年到私營醫療接受牙科檢查,包括洗牙、按牙面氟化物劑治療等。有收取60元共付額的牙醫坦言會「蝕本」,但希望提升青少年口腔健康的意識。

最新影片推介:

視訊播放器 正在載入。
目前時間 0:00
總共時間 0:00
載入完畢: 0%
串流類型 直播
剩餘時間 0:00
 
1x
    • 章節
    • 關閉描述, 選擇
      Advertisement

      連同政府資助200元 收入共260元

      署方表示,截至周三共270名註冊牙醫獲接納申請,共有超過370個服務點,當中逾67%收取200元或以下的共付診金,最低為50元。相較月初公布,當中114名牙醫已獲接納,在全港151個地點提供服務,增加150多名牙醫。

      署方今日表示,合資格青少年或其家長在揀選牙醫後自行聯絡相關診所預約,因此沒有相關預約數字。診所位於觀塘的牙醫黃凌旻,收取60元共付額,是收費接近最低的一名醫生。連同政府提供的200元資助,收入共260元。

      黃凌旻向本報表示,明日(21日)有一位青少年預約診症,由於政府宣傳不算好多,相信參與計劃初期不會有太多人就診。他指,參與政府計劃需要時間、成本以及行政開支,收取60元共付額「一定係蝕」,希望當作為慈善及支持政府計劃。

      冀政府增加宣傳和教育

      黃凌旻亦提到,診所已有一定份額青少年病人,他指青少年的牙患問題大多是蛀牙,部分人可能沒有定期檢查的習慣,另外亦有需要箍牙的病人錯過治療黃金時間,希望提高病人就醫意識,就醫過程亦同時講解牙患情況。

      被問到計劃的共付額,黃凌旻坦言收取這個共付額必然會蝕本,但希望用作慈善,亦尊重同業訂定共付額的個人選擇。被問及如何令計劃如何可持續發展,他指今次計劃的宣傳途徑不多,預料初期不會有太多病人參與,希望政府加強宣傳及教育。

      牙醫學會前會長王志偉表示,學會已爭取落實計劃多年,對昨日正式開展感到高興。他指,目前小學及幼園,分別有衞生署學童牙科保健、以及港大「賽馬會幼童健齒計劃」。及至最新推出的「中學共治計劃」,爭取多年終可一條龍提供服務。

      王志偉指,期望減少學童蛀牙數目,可令市民年長時缺牙數目減少。至於收費方面,他指難以全靠政府計劃維持生計,料牙醫只能「兼(職)下」提供服務,但認為業界願意協助維持市民口腔健康。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全港中小學選校資訊】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 【家事百科全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