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明天創科獎學金|博士生研快速排汗可穿戴電子設備 盼造福冠心病患者
發布時間: 2025/04/01 22:20
最後更新: 2025/04/02 16:15
▲ 創明天獎學金頒獎典禮今日舉行。(陳靜儀攝)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下的「創明天獎學金」今日舉行頒獎典禮,16名才學兼優、熱心服務社會的大學生得獎,每人獲發港幣5萬元獎學金。今年增設的「創明天創科獎學金」,10位博士生得獎,每人獲8萬元獎學金。
大灣區青年基金主席黃永光表示,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已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而科技正在各方面徹底改變大家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年輕人更應擁抱科技,主動學習,不斷創新。他希望得獎者勇於在科技的領域上,以創新的思維應對未來的挑戰及機遇。
得獎者之一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哲學博士二年級的鄒龍(Ronald Chow)利用對紡織品的知識,研究出更可靠可穿戴電子設備,盼守護大眾健康。
最新影片推介:
正和廠家進行市場轉化工作和測試
鄒龍在其恩師指導下,和團隊成功設計了一項突破性的「3D液體二極管系統」,應用於柔性電子產品上,可以透氣及排汗,確保連續監察健康信號的準確性和舒適度。其研究成果,已在世界權威的期刊《自然》上發表,得到各界的熱烈迴響同討論。他們現正和有興趣的廠家進行市場轉化的工作和測試,希望可以盡快推出市場,惠及普羅大眾。
「傳統的穿戴式健康監測電子設備,例如智能手表有局限,信號的穩定性受汗液影響。我們的設計,可以作為柔性電子產品與皮膚之間的一個介面(interface),又像一塊魔術布,皮膚表面的汗液被迅速帶走,提升準確和舒適度。」
鄒龍續說:「現在政府要求商用車如小巴或巴士的司機65歲起,每年做一次體檢,但如果司機能長期穿戴這些可靠的健康監察電子設備,隨時隨地在監測身體狀況,等於時刻做心電圖(ECG),提早發現心臟異常的情況,保障自身及乘客的安全。尤其造福冠心病患者,減少猝死的風險。」
民青局局長麥美娟希望得獎者繼續奮發向上、自強不息,並且在未來的路途上鼓勵和啟發身邊的青年朋友,一起積極服務社會,為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