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y Life|手腳纖幼肚腩大恐「一高」纏身不自知 營養師揭港人肥胖隱憂
撰文: 黃堯姿
發布時間: 2025/04/03 15:38
最後更新: 2025/04/03 15:50
肥胖是萬病之源,尤其是慢性病更會慢慢蠶食健康。很多人以為有大肚腩、贅肉才是肥胖的指標,本港專業營養師陳宣希指出,有很多女士們手腳纖幼,但一看體脂率竟與一個肥胖的人相約。她提醒,中央肥胖可能已經揭示患上「三高」其中一高。
本港逾半成人超重 中央肥胖增慢性病風險
專業營養師陳宣希(Sarah)指出,根據香港衛生署2020至2022年數據,15至84歲人士中,32.6%屬肥胖、22%超重,加上37.8%有中央肥胖問題,意味過半成年港人面臨體重困擾。她警告,肥胖不僅影響外觀,更會引發多種慢性疾病,呼籲市民正視健康風險。
中央肥胖恐已「一高」纏身
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引,男女「中央肥胖」的指標為:
- 男士:腰圍超過90厘米
- 女士:超過80厘米
「中央肥胖」常見於男性,表現為肚腩凸出;女性則多為全身性脂肪堆積,四肢與腹部同步增胖。她強調,「中央肥胖」並非年中年人士專利,年輕族群亦需警惕。她提醒,通常有肚腩族群,患有「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脂)其中「一高」的機率更高。
肥胖誘發多重慢性病 脂肪肝難察覺
肥胖衍生的健康問題不容小覷,包括:
- 關節負荷過大:膝蓋疼痛、腳踭痛,甚至影響睡眠質素
- 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脂)、脂肪肝








拆解隱形健康危機:脂肪肝
脂肪肝在香港十分常見,根據香港大學醫學院及香港肝壽基金的研究數據顯示,香港約有27%至30%的成年人患有脂肪肝,即每3至4名港人中就有一人受影響。Sarah指出,港人普遍患有脂肪肝卻難以自覺,需通過體檢發現。脂肪肝可分為2大類型:
- 酒精性脂肪肝:與長期過量飲酒有關
- 非酒精性脂肪肝(更常見):主要成因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問題
健康管理建議:從飲食與運動入手
Sarah提醒,市民應定期量度腰圍,若超標需及早介入:
- 控制飲食:減少高糖、高脂食物,避免內臟脂肪囤積。
- 規律運動:強化核心肌群,提升代謝率。
- 定期體檢:尤其關注肝臟健康,防範脂肪肝惡化。
她強調,減重不僅為外觀,更是降低慢性病風險的關鍵,呼籲大眾「勿輕視肚腩問題」,應以長期健康為目標調整生活習慣。
撰文:黃堯姿
攝影:林君茹、陳健珊
監製:黃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