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2025|中文卷名師點評閱讀卷新題型多 文學根底不夠或成「死亡之卷」
發布時間: 2025/04/02 17:15
▲ DSE2025中文卷分析名師點評閱讀卷新題型多,文學根底不夠或成「死亡之卷」。
【DSE2025/DSE中文閱讀/寫作】中學文憑試(DSE)中文科卷一閱讀及卷二寫作今天(2日)開考,TOPick邀請補習名師分析兩份試卷內容,認為閱讀卷具有不少文學性的題目,新題型比較多,對文學根底不夠紮實的考生來說較易失分,屬於今年的「死亡之卷」,而寫作卷的實用文和論說文難度不高,相對較易取得合格成績,但個別考生或難以高分。
最新影片推介:
DSE中文2025|中文科評分包括閱讀/寫作/校本評核3部分
中文科評分包括卷一閱讀能力佔40%分數,卷二寫作能力45%,以及校本評核文字報告和口頭匯報各一次共佔15%分數。當中,卷一閱讀能力的甲部根據指定12篇文言篇章出題,佔全卷30%;乙部為閱讀能力考材,設有陌生白話文或文言篇章兩至三篇,佔分70%。而卷二的寫作能力甲部為實用文寫作,佔全卷30%;乙部為命題寫作,設三題,任選一題,通常分別為記敘、開放、論說,佔分70%。
DSE中文2025|有做卷一甲部歷屆試題取分不難
卷一閱讀甲部考核指定的文言經典學習材料,12篇範文方面,今年考評局主力出《山居秋暝》、《六國論》,分別為2019及2020考生考過的篇章,雖不至是大熱門,但也在普遍考生重點溫習範圍之列。《六國論》問及勸諫君主情理兼備,要求考生舉例說明,提問類似歷屆試題中《出師表》的試題,有做歷屆試題的考生必有回報。
今年在唐詩上問及比較深入的文學術語「頸聯」,文學根底不夠紮實的學生,可能混淆「頷聯」和「頸聯」,導致失分。
DSE中文2025|白話文勢成學生失分區
乙部的課外篇章共有3篇,當中白話文部分選用內地作家蔣方舟的《我們都曾以爲自己會是小說的主人公》,及台灣作家柯裕棻的《比正路還長的巷子》;而文言文則有2則,分別是一段北宋史學家司馬光《資治通鑑》的摘錄,及一段金代學者和文學家王若虛《滹南遺老集》的摘錄,全部試題均須作答。
白話文篇章上,試題出了兩篇,當中以蔣方舟的《我們都曾以為自己會是小說的主人公》出題令人出乎意料,文章大走「文青」風格,當中問及「文學的目光」,有別於傳統中文的「生命反思」,而轉軌道至「文藝反思」,而且篇章旁徵博引,涵蓋古今中外,偏向大學程度,勢成學生的失分「重災區」。
同場加映:DSE應考物品Checklist
















另一篇章《比正路還長的巷子》,則篇如其名比較「正路」,述及城市和鄉下小鎮的長巷,問及「我們坐在那兒看,彷彿看見人生」這句。過往歷屆試題也問過曾敏之的《橋》(2012)「橋」的意象,《孤獨的理由》(2018)則問及「回家的路雖長總不比人生路漫長」,相信考生也能觸類旁通。
DSE中文2025|善長論說文寫作有優勢
卷二的寫作部份,今年是第二年引用新制度的實用文,題目形式和樣本試題跟去年的試題差不多,難度未見提升,相信考評局依舊在這部份讓考生先取一些「底分」,易合格但難高分,考生應該流露語境意識,例如「不經不覺間,我的演講已經來到尾聲」等語句,字裡行間呈現對題目的深入觸覺。
在命題寫作中,記敘文和開放題意境比較精奇,「藏在泥土中的寶物」比較像中國文學科創作的題目,並非考生常見事物,講求創意;而另一題「為不完美添色彩」則有一定難度,考生須準確理解「不完美」和「差」的分別,反思人生態度。相反,論說文試題問及「量力而為」及「走出舒適圈」,則是老生常談的話題,較容易掌握,考生不愁沒有例子。所以今年似乎對專注寫論說文的考生較有優勢。
相關報道:
DSE2025|DSE筆試4月開考7大試前準備 做錯1事可被取消全部考試成績
DSE2025|數學尖子分析數學卷一及二的得分技巧 附4大常見考題的解題策略
DSE2025|DSE數學最後一星期備戰攻略 必睇名師重點溫書計劃+分享心得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備戰考試季!立即下載免費試題👉🏻【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撰文 : MC Chiang 遵理學校中文科導師及遵理日校中文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