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教育|遊東京防災公園 小學生學習災後72小時生存法
撰文: 馮柏偉
發布時間: 2025/04/04 15:59
最後更新: 2025/04/06 07:07
▲ 東京江東區的「臨海廣域防災公園」的體驗館。(攝:馮柏偉)
今年可說震災頻仍,除了上星期的7.9級緬甸大地震,預言日本7月5日的巨大災難近期亦甚囂塵上。其實日本人早習慣與地震共存,並得力於小學時的訓練,若你到東京江東區的「臨海廣域防災公園」,當有更深刻的感受。
此防災公園約一個維園面積大,日本政府耗資一千多億日圓修建。平時是市民休憩玩耍的場地,但發生災害,公園就會發揮它的防災功能,成為重要的災害隔離帶。設備方面,有供水處、太陽能燈、臨時廁所等,也有停機坪可讓 7 架直升機作救災物資的起降。旁邊中心的地下,更是內閣辦公室的現場指揮部,配套相當完善。311 地震時這裏便是救災物資調運中心。
公園也有一個災難來臨時應對方法的體驗館,我上午 9 點半開館到來,正有一群小學生參
觀,學習主題是 —— 在等待救援隊來前的 72 小時,應如何生存?
我和學生們乘電梯到 1 樓,燈突然暗了幾下,像要困𨋢的樣子,讓學生有點心理準備。到𨋢口一開,就是地震後燈柱房子東歪西倒的街景,配合電視的新聞廣播、警號響起,逼真度十足,讓孩子預先接觸災後情景,禍害來時,就能將恐懼感降至最低。
最新影片推介:
震後72小時要求生,就要跑到居所外的避難場所,及離開可能有煤氣爆炸的餐廳,再看一段模擬東京灣北部的地震片段,並感受一分鐘不同程度的地震,在「防災主題公園」般遊歷過後,才通過第一段學習。
走到地下層,方有各式過癮的地震貼士,像記得拿大毛巾作包紮、求救以至防煙等用途;垃圾桶、抽屜都可用來盛水;保鮮紙原來可作繃帶和纏在身上禦寒;領帶和雜誌,架在臂上就有固定骨折之用,長知識之餘,亦體會到日本人防災的高度警覺。
更多日本地震資訊:
日本鹿兒島地震|美心妹妹留學福岡未有震感 教遊日港人3招自救1方法尋避難所
日本地震2025|日本發生大地震要點做? 23項必備防災用品此1物最重要
七師傅2025預言|緬甸7.7級強震後日本台灣同晚地震 七師傅神預警:4月避去這3地
日本地震預言︱K Kwong談7月日本海嘯預言 遊日必備1物地震前會出現1生理反應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備戰考試季!立即下載免費試題👉🏻【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