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專欄|放射外科手術有幾多種?
撰文: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熊偉民
發布時間: 2025/04/08 11:47
▲ 伽瑪刀(Gamma Knife)。 (相片來源:iStock)
上回提到放射外科手術,坊間有不同的名字稱呼這種治療技術,例如伽瑪刀(Gamma Knife)、數碼刀(Cyber knife)、 X光刀,以及質子治療(Proton)等等。
雖然名字有不同,但原理大致一樣,都是利用高能量放射束,達到猶如手術切除的治療效果。
這些配有不同名字的放射外科手術,其實都是異曲同工,而最大的分別只在於所用的放射能量及儀器有所不同,例如伽瑪刀使用伽瑪射綫;數碼刀及X光刀則採用直綫加速器發出的X射纊;質子治療則利用質子束。無論是哪一種技術,現今定位都只需戴上模具,而毋須使用帶有創傷性的頭釘及頭罩。
臨床數據及經驗顯示,各種放射外科手術對腫瘤的控制效果差距不大,落「刀」的準確度可能只有約一毫米的差距。不過,理論上,質子治療可能是目前準確度最高的電療技術,原因是質子能量的終止距離可以準確掌握,幫助有效避免周邊正常細胞受到影響。
事實上,其他技術在適當的運用和計算下,也可以做出良好的治療效果,質子治療可能在準確度方面稍勝一籌,故此普遍及常用於兒童腫瘤,因為小朋友的身體、腦部及組織都比較細小,少許的誤差可能會造成無可挽救的後果,所以準確落位更有利治療。
另方面,這些異曲同工的技術也各有長短,例如伽瑪刀需要較長的手術時間,但就可以同時處理腦內多個病灶。數碼刀在治療過程中可利用X光實時監察病人的活動,幫助即時調節光束輸送,例如處理因呼吸而不停郁動的肺部疾病時,減少傷及正常組織,所以此技術對於治療不能停下來的器官疾病有一定長處。
至於X光刀採用的直綫加速器,沿用多年,普遍見於公立醫院及私家醫院,成本較低,而準確度與其他技術不相伯仲,治療時間亦短。
總括而言,以上種種放射外科手術,都是使用高能量放射綫為病人落「刀」,所以通常只需要1至5次治療便告完成。正因為涉及極高的能量,準確命中目標便十分關鍵,否則便更容易殺錯無辜的腦細胞。因此,進行放射外科手術需要高準確度的定位技術配合,並需要腫瘤科、腦外科及物理學家合作,計算最適合的能量和角度,以達到有效而又安全的治療計劃。
撰文:神經外科專科醫生熊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