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直擊|全港首個小學古地球博物館開幕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結合科學科打造跨課程學習平台
撰文: TOPick教育組
發布時間: 2025/04/13 09:00
▲ 校園直擊︱全港首個小學古地球博物館開幕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結合科學科打造跨課程學習平台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昨隆重開幕香港首個小學古地球博物館,創新的校園博物館內展出了歐陽偉傑博士的珍藏。博物館不僅是STEAM教育和跨課程學習的實踐場所,更為即將開設的小學科學科塑造無限的可能性。
探索遠古秘密 啟發未來智慧
走進古地球博物館,學生彷彿踏入時光隧道,從古生代的化石到中生代的恐龍蛋,從滄龍鋒利牙齒到長毛象巨大骨骼,展開不一樣的學習之旅。





博物館內還展示了多款栩栩如生的化石,包括中華野牛骨、古昆蟲化石、古珊瑚化石等,甚至還有吸引學生注視的古糞化石,生動呈現出古地球的豐富生物多樣性。這些展品不僅是探索古地球秘密的重要教學資源,更能點燃學生對科學與自然界的好奇心,讓每位求知若渴的學生在這裏發現古地球的奧妙,並藉此構築屬於他們心中的香港恐龍故事。
透過探究化石的學習經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科學素養和科學探究的精神,深入了解地球的大滅絕歷史和生命的演變,從古生物滅絕的原因中反思現代生態危機,做到活學活用,啟發深層次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有機結合小學科學科的課程 打造跨課程學習平台
學校有機結合博物館的內容與各學科課程,致力將古地球博物館塑造成推動小學科學科、STEAM教育和跨課程學習的重要平台。學生通過研究古地球的生物多樣性,例如比對狼鰭魚與現代魚類的構造差異,能夠深入理解科學科「生命與環境」的主題;而觸摸真實化石、結合顯微鏡觀察,也讓「物質、能量和變化」的課題變得生動具像。藉由探討中國作為恐龍發現大國的背景與不同古生物滅絕的時間軸,學生們同時將人文科「國家與我」及「環境與生活」連結起來,引發對國家生態安全的深層認識,並培育學生實踐綠色生活,承擔環境保育的責任。
此外,藉助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3D打印等資訊科技,學生們得以全方位探究古地球生命演進,以及國家與香港的恐龍傳奇,在豐富的STEAM活動與跨課程學習中,讓求知變得更富趣味與意義。
學生擔任導賞員 分享知識 共創未來
葉億兆校長表示,未來學校將培訓學生成為古地球博物館的導賞員,覆蓋校內及社區範疇,讓學生成為博物館的小主人。這不僅能提升他們的自信和表達能力,更在知識分享的過程中加深對化石價值與意義的理解,進一步激發社會大眾對科學普及與恐龍考古的興趣。葉校長強調,
這些化石不僅是教材,更是點燃科學熱情的鑰匙。
舊墟寶湖古地球博物館的誕生,亦標誌着學校持續的課程創新,在科學求真與人文求善的雙軌上,為學生譜寫充滿未來可能的新篇章。



學校名稱 |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 |
地址 | 大埔寶湖道七號 |
電話 | 2665 2333 |
學校資料 | 【點擊瀏覽】 |
最新影片推介: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備戰考試季!立即下載免費試題👉🏻【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