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去處|香港歷史博物館下周三起推秦漢文物展覽 展出逾百套藏品包括11件國家一級文物
發布時間: 2025/04/12 19:00
最後更新: 2025/04/13 08:12
▲ 康文署文物修復辦事處人員和陝西的專家檢查秦代跪射俑的身體部分。跪射俑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藏品,屬國家一級文物。(政府新聞處圖片)
康文署和陝西省文物局合作,下周三(16日)至7月7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推出「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陝西秦漢文明展」,介紹秦漢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以及中外交通等發展,展覽免費入場。






康文署指,展覽將呈獻逾一百套精選藏品,分別來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及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陝西考古博物館),超過一半首次在香港展出。展品當中11件或組為國家一級文物,而一級文物中更有4件是首次在內地以外地方展出。
有關文物包括,出自秦代的跪射俑屬國家一級文物,屬弩兵俑,頭挽髮髻,身穿戰袍,上身和兩臂有鎧甲,腳蹬方口翹尖履,雙手在做握弓弩狀,鎧甲上仍可看到兩千多年前工匠所描繪的紅色彩繪。另有漢代的着衣式騎馬俑,出土於漢陽陵南區外藏坑,無臂裸身,雙腿呈弓形姿態,原本應跨騎於木質戰馬之上,臂膀處有圓形孔洞與木質殘留的痕跡,推想原本應配以木質臂膀並穿戴絲麻衣物。
漢代貨幣由中央政府統一管理,展品陶錢範於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陽陵邑出土,是古代鑄造金屬貨幣的模具,相信是用來鑄造「五銖」銅錢。另一展品金餅,於西安市鳳棲原西漢張安世家族墓地出土,用於皇室貴族間的賞賜與饋贈。
展覽亦會介紹香港在秦漢時期的發展,展出逾20套在香港出土的文物,包括屯門掃管笏、南丫島深灣和赤鱲角深灣村出土的漢代「五銖」銅錢,以及李鄭屋漢墓出土的陶屋模型等。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