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蛇|頭痛可由生蛇引起嚴重可致脫髮 及早接種疫苗提升保護力

醫健人物

發布時間: 2025/04/16 08:00

分享:

分享:

忽然頭痛、感到疲倦,可能並非只是「作感冒」,而是遭生蛇病毒侵襲。面部生蛇不但影響外觀,還可引致脫髮、面癱,甚至各種併發症。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表示,生蛇有關的神經痛後遺症,隨時帶來長達數個月至數年的影響,及早注射疫苗十分重要。

曾有女網紅在社交媒體披露頭部生蛇,飽受痛楚困擾,形容「生蛇痛過生仔」,其頭皮更出現傷口及有不少頭髮脫落,十分擔心,直指從未想過壯年人都會生蛇。

感染水痘人士,日後便有機會生蛇,因為出水痘後,有關的帶狀疱疹病毒會隱藏體內,日後再侵襲身體導致生蛇。資料顯示,本港39歲以上人士多達97%曾感染水痘。而生蛇發病率高,每3人便有1人有機會生蛇,故不少人都有生蛇的危機。

早期生蛇頭痛 易被忽略

有幾類人士都屬於生蛇的高危一族,包括免疫力低、年紀大人士,承受沉重壓力或睡眠不足等。長期病患者如有糖尿病、高血壓、紅斑狼瘡症及癌症也較易生蛇。雖然長者免疫力較弱,但年青人、壯年人也會生蛇。例如因學業或工作壓力大、情緒精神緊張,不良生活習慣如捱夜、飲食不定時及缺乏運動等,也可令身體免疫力突然下降、抵抗力變差,增加生蛇風險。

陳醫生表示,生蛇初期會出現類似感冒症狀,如發燒、頭痛、身體疲倦、腸胃不適等,皮膚會有輕微痕癢和痛楚,但不易被察覺,頭皮生蛇更有機會引致脫髮。所以當市民懷疑生蛇,應盡早求醫,若能把握在病發及患處長出水泡後的「黃金 72 小時」(從出現症狀起 72 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物,可縮短出水泡的時間及減輕痛楚,減低復發及傳播機會。

倡高風險人士接種疫苗作保護

市民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俗稱「蛇針」)可有效減低生蛇的風險,即使不幸生蛇,也可減少發病嚴重程度、併發症風險及後遺神經痛帶來的痛楚。建議50歲以上及18歲或以上高風險人士可接種。即使曾經生蛇,或曾接種舊一代減活疫苗人士,亦應接種新一代重組疫苗作預防。

新一代的重組疫苗,為非活抗原疫苗(即非活性減毒),需要接種2劑疫苗,兩劑接種時間相隔2至6個月,保護期長達至少 11 年,整體保護率接近9成。礙於舊疫苗屬活體疫苗,有機會出現輕微生蛇現象,故免疫功能不足或長期使用類固醇病人皆不宜接種舊疫苗,新一代重組疫苗則無上述局限。陳醫生又提醒市民可諮詢醫生,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合適預防生蛇的方法。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

撰文 : 皮膚科專科醫生 陳厚毅

欄名 : 健康專家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