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攻略·二十四節氣穀雨|入春濕重精神不滯 中醫拆解5大養生貼士+化濕穴位

保健美顏

撰文: 倪慧雯

發布時間: 2025/04/16 19:00

最後更新: 2025/04/20 00:41

分享:

分享:

【穀雨/節氣/二十四節氣/養生/中醫/飲食】踏入二十四節氣穀雨節氣,天氣時暖時濕,不僅容易感冒,還會讓人感到春困和濕重。有見及此,註冊中醫師陳翠萍分享5大生活保養貼士、化濕穴位、疏肝茶飲及湯水,幫助大家養肝化濕。

最新影片

二十四節氣穀雨|天氣忽冷忽熱濕氣重  中醫拆解穀雨節氣5大養生貼士

陳翠萍醫師表示,中醫認為「春天屬於肝,肝屬木」,肝氣應如樹木般伸展。然而,潮濕的天氣常使人感到無精打采,尤其早上起床時,頭重身重,人好像還在睡夢中,此時養生重點主要是疏肝、健脾祛濕以及多運動:

點擊圖片放大
+6
+5

 

  • 穀雨節氣養生貼士|1.儘量避免熬夜
    要把肝養好,儘量避免熬夜,最好在晚上11點前入睡,並保持情緒平和,避免因怒氣而傷肝。
  • 穀雨節氣養生貼士|2.少食生冷及油膩食物
    香港位於嶺南地區,氣候潮濕、容易引發脾胃問題。因此,建議少食生冷和油膩的食物,減少甜膩糕點和辛辣燒烤的攝取,以免加重脾胃的負擔。
  • 穀雨節氣養生貼士|3.利用午餐時間多外出散步
    在沒有下雨的日子,可以利用午餐時間多外出散步,促進氣血暢通,驅散春困。
  • 穀雨節氣養生貼士|4.多使用抽濕機和空氣清新機
    家中建議多使用抽濕機和空氣清新機,以降低室內濕度,讓身體感覺更加舒適。
  • 穀雨節氣養生貼士|5.保持情緒平和
    保持情緒平和,避免因怒氣而傷肝。

二十四節氣穀雨|穀雨節氣8大養生食材

陳翠萍醫師強調,穀雨節氣建議可多食以下8大食材,可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柔肝養血:

點擊圖片放大
+9
+8

 

  • 穀雨節氣|柔肝養血食材
    菠菜、枸杞、黑木耳、桑椹
  • 穀雨節氣|有助脾胃運化水濕食材
    山藥、薏米、赤小豆、茯苓

二十四節氣穀雨|穀雨節氣3大養生穴位

陳翠萍醫師分享3大有助健脾化濕、祛濕疏肝穴位:

點擊圖片放大
+4
+3

穀雨節氣3大養生穴位|1.足三里 

位置:膝蓋外側凹陷下3寸(約四橫指)。  

按法:每日按揉3分鐘,可增強脾胃功能,祛濕消滯。

穀雨節氣3大養生穴位|2.太衝穴

位置:足背第1、2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按法:睡前按壓5分鐘,緩解壓力與肝火。

穀雨節氣3大養生穴位|3.陰陵泉

位置: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方凹陷處。  

按法:搭配足三里,每日按揉3分鐘,健脾化濕,利水消腫。

二十四節氣穀雨|玫瑰疏肝茶

陳翠萍醫師又分享一款有助疏肝解鬱茶飲,惟要注意孕婦慎服:

點擊圖片放大
+5
+4

材料:玫瑰花5朵、陳皮1小塊、枸杞10粒  

做法:煲滾清水後, 將材料加入杯中,再倒入熱水沖泡10分鐘即可。

二十四節氣穀雨|芡實薏米排骨湯

原醫師又推介一款健脾袪濕湯水,湯水老少咸宜,但要注意孕婦慎服:

點擊圖片放大
+7
+6

材料:芡實60克、薏米60克、陳皮10克、姜3片、豬骨適量。

做法:

將薏米白鑊炒至微黃;

豬骨汆水後,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

適量加水後,先用大火煮沸;

再用小火煲1.5小時;

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