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專訪|做社工見盡「邊青」堅持辦講座教學生追夢 愛官校長:成長比成績重要
撰文: 陳麗薇
發布時間: 2025/04/21 08:30
【愛秩序灣官立小學/東區小學/16校網/小一派位】位於東區的愛秩序灣官立小學(下稱愛官)的崔家祥校長日前來到TOPick接受直播訪問,分享愛官的正向教育,崔校長更攜同結他上來,唱出3首歌為家長、老師及學生打氣。他在該校當校長9年,堅持每月都寫一封家書給學生、辦一場生涯規劃講座,而最令人驚嘆的是,愛官提供超過130項課外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興趣,發揮所長。
崔校長出身自普通家庭,從小讀書成績並不好,溝通能力十分差勁,老師曾在他成績表寫「宜改善與人相處之道」,默書測驗不合格,經常被罰留堂,與今日談笑生風的他判若兩人。他表示是因為遇上好老師及找到自己的興趣彈結他,漸漸改善了性格。到了長大出來社會工作,曾做過辦公室助理、打字員、倉務文員,當中也遇到很多人生導師。不過他決定投身教育的契機,是在成為老師之前的一份工作,當時他是一名社工,每晚都到公園找「邊青」,透過聊天他了解到年輕人的心聲。






愛秩序灣官立小學|超過130項課外活動
因為校長的成長背景,他深明一個學生需要找到興趣,從而令他們發揮才華與找到自信,所以愛官設有超過130項課外活動,當中有乒乓球、籃球、足球、排球、田徑、武術、跳繩、單車、音樂、AI繪畫等等。
崔校長經常掛在嘴邊「以成功創造成功」,就算小學畢業了,這項興趣將伴隨他一生,因此愛官培育不少運動員,去年有兩名學生代表香港參加亞洲錦標賽,
很開心運動改變了他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發展,不是分數決定他們,而是找到自己的強項。
▲ 崔校長接受主持人Mimi訪問。(越玲瓏攝)

愛秩序灣官立小學|堅持辦生涯規劃講座
小朋友需要有一個榜樣去跟隨,除了家長做好「身教」外,崔校長定期都會辦一場「小故事,大成就」的生涯規劃講座,已經到愛官做嘉賓的有學霸港姐馮盈盈、《中年好聲音》的朱博文、羅啟豪、前主播鄭萃雯、作曲家趙增熹等,分享他們為夢想奮鬥的過程,至今已經辦了超過30場。
崔校長說:「希望透過嘉賓的分享,讓大家知道追夢的過程,父母陪伴都很重要,還有小朋友怎樣有目標明確去尋找自己的夢想,但這個夢想中間一定要有件事,就是學習,學習才是你追夢最大的原動力和資本,你不要放棄學習,遇到困難你不要怕。」
崔校長強調學生不是「聽完就算」,他們聽完之後需要去反思,學校會派發一張紙讓他們寫下感受,
我們看到這位嘉賓永不放棄、十分堅毅,這讓人十分感恩。很多我們叫品格的詞彙,個人的品格就是這樣建立了。






愛秩序灣官立小學|崔校長:成長比成績重要
崔校長回想當初升任做校長時,也被身邊人大潑冷水:「香港沒有老師嗎?為何你做校長?」他笑言真是「一地玻璃碎!」從中他反思出「你做的事情,身邊的人未必會肯定,也不會一帆風順,追夢過程最重要就是堅持,放棄很容易,堅持得越久,一定有更好的自己出現。」
崔校長說:「成績是學習的一小部分,成績是一個小指標,每個小朋友在學校最重要是成長,成長如何令小朋友找到自己才是最重要,尤其基礎教育。」
崔校長做老師前是一名社工,服務了不少「邊青」,他知道親子溝通的重要,所以成立「家長學院」,舉辦親子活動,讓學生家長一同完成一些「小成就」,加強親子關係。另外,每個月校長都會堅持寫一篇《校長的話》,這也是他與家長溝通的橋樑,「第一,讓小朋友知道校長很關心他們,第二是希望家長抽一分鐘時間看看,知道學校如何幫小朋友成長,希望家長配合我們教育工作。」












愛秩序灣官立小學|小一全年不考試
愛官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小一全年不考試,計劃已經推行了5年,校長表示會用評估去代替考試,「考試是一個指標,但不是考試分數高低,就決定了他的能力。」幼稚園上來的學生,需要時間適應,「考試的試卷主要測試分數,就算考到88分,並不能真正反映孩子的能力,分數並不是唯一的標準。」
崔家祥校長還在直播中詳盡解構「愛官式正向教育」,當中包括「愛官收插班生的準則」,「家長應否請大假做陪讀書僮,陪仔女考試溫書?」還有更多校長育兒心得,請收看完整版。
相關學校報道:
校園直擊︱學霸港姐馮盈盈到愛官開Talk 用3個「天」分享成長故事勉勵同學多嘗試
校園直擊︱中年好聲音走入愛官推生涯規劃 羅啟豪鼓勵同學堅持追夢
校長專欄︱善用AI提升語文音藝由被動轉為自主學習 愛官校長:重置起跑線帶來新轉機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備戰考試季!立即下載免費試題👉🏻【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