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騙案|電商業界倡設仲裁機制 第三方機構仲裁賠償個案
發布時間: 2025/04/18 15:08
▲ 警方去年共接獲過萬宗網購騙案用按年增近3成。(資料圖片)
警方去年共接獲過萬宗網購騙案用按年增近3成,損失金額達3.56億元,當中近一半涉及演唱會門票,涉款1800萬。電商協會代表建議政府或金管局如研究成立適用於轉數快交易的仲裁機制,可收取很低比例的費用成立基金,以保持仲裁機構運作及賠償予消費者。
香港電商協會會長李基銓表示,香港情況很特別,幾乎是全球絕無僅有,仍習慣使用銀行轉賬作為網購支付方式的城市。他表示,在網購情境中,銀行轉賬是不安全的支付方式,指宜使用第三方支付,例如信用卡。
他表示海外商店會引流到購物網站或獨立網站,再經例如信用卡付款,而不是經社交媒體的私信告知作銀行轉賬,建議市民「唔好經社交媒體信息(溝通),(收到)一個銀行戶口就付款。」
他指業界一直建議政府或金管局,研究成立適用於轉數快交易的仲裁機制,可收取很低比例的費用成立基金,以保持仲裁機構運作及賠償予消費者。而第三方機構可作為仲裁角色,順利成功派件才放款,若消費者沒有收到貨物,第三方支付機構可扣起款項,並將款項退回給消費者。他又認為,有二手交易平台推出平台收款功能,但手續費較高,導致使用率偏低,建議平台應減低手續費。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