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炎雙球菌|24小時內可致命6類人高危 醫生拆解病徵:易與感冒混淆
發布時間: 2025/04/22 16:30
▲ 腦膜炎雙球菌感染24小時內可致命,專家指病徵易與感冒混淆。
本港上周連續錄得兩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本地個案,情況令人關注。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亞洲兒童傳染病學會主席、世界兒童傳染病學會(亞洲)常務委員關日華醫生估計,社區存有無病徵帶菌者,故需要做好個案追蹤,倘若發現有確診個案,其密切接觸者應該盡快服用抗生素,以及時控制社區傳播情況。
最新影片:
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病徵與感冒相似
本港2025年首4個月的入侵性腦膜炎雙球菌個案已錄得五宗,追平2024年全年總和,顯示整體有明顯上升趨勢。而且個案亦較去年嚴重,截至目前,已錄得一宗死亡個案,並出現一宗7歲男童確診個案,反映感染風險正影響更廣泛年齡層。
關日華醫生指,一般難以分辨普通感冒及腦膜炎雙球菌的病徵,如果病情影響腦部,患者會出現嚴重頭痛、頸部僵硬或疼痛、畏光,甚至喪失意識。而且患者的病情可以在短時間內急劇惡化,可能會在二十四小時內死亡。
他續指,較嚴重的個案,在後期階段的皮膚會出現瘀疹。這些瘀疹意味血液受感染,屬腦膜炎雙球菌血症的嚴重症狀。如果家長留意到子女的皮膚出現小皮疹、紅疹或瘀疹的情況,可以透過玻璃杯測試來判斷是否與腦膜炎相關。關日華醫生指,玻璃杯測試是指用玻璃杯表面輕壓在紅疹位置後,再在皮膚上滾動,如壓過紅疹時皮膚呈白色,當移走玻璃杯後才回復呈紅色的時候,較少機會患上腦膜炎,當用玻璃杯按壓時,紅疹卻不退散的話,有機會是腦膜炎的徵狀。
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嬰幼兒、海外升學人士為高風險群組成
雖然本港近日錄得多宗個案,但關日華醫生強調,本港並非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疫區。但高風險人士,例如嬰幼兒、海外升學及移民人士、青少年、65歲或以上的長者、與腦膜炎雙球菌感染者有緊密或長期接觸的人士及免疫系統弱的人士應該多加注意。
關日華醫生續指,現時世界各地流行的腦膜炎雙球菌血清型以血清B型為主,例如英國2023/24年度,錄得341宗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當中有301宗屬於血清B型,佔整體個案88%。
為了提高大眾對預防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的意識,關日華醫生指,早前集結14個國家/地區的權威專家,包括中國,香港,台灣,英國,澳洲等地,對腦膜炎雙球菌疫苗提出建議,包括:在嬰幼兒中遭受B型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影響嚴重的國家,應考慮將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納入嬰兒或兒科的接種建議中。在青少年與年輕成人群組,應擴大對青少年與年輕成人的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接種努力,特別是在宿舍等高密度人口聚居地,以減低傳播風險。至於旅遊人群,對於從前往高風險地區的旅客,應鼓勵接種腦膜炎疫苗以加強保護。
此外,多位專家亦建議市民大眾主動學習與提高預防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的意識;醫護人員亦應主動提倡腦膜炎雙球菌相關資訊並向高危群組提供預防建議。
同場加映:流感症狀懶人包












更多兒科常見病資訊:
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再度活躍 兒童染疫可致嘶哮症及MIS-C 醫生揭出現4症狀要求醫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備戰考試季!立即下載免費試題👉🏻【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撰文 : 關日華 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