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嘉許健兒破紀錄 20年點亮體壇新星為努力喝采

專輯

發布時間: 2025/05/23 17:40

最後更新: 2025/05/23 18:01

分享:

分享:

「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踏入20周年,頒獎典禮以「為努力喝采」作主題,邀請屈臣氏集團行政總裁及獎項榮譽顧問倪文玲博士, JP及一眾嘉賓為獲獎學生加勉。

堅持很難,放棄很易。體育的真諦,不是勝利的那一刻,而是永不言棄的精神。二十年來,「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表揚了約17,400名優秀學生運動員,見證他們跑道上飛馳、球場上拼搏、運動場內的奮力一戰。今年迎來二十周年,為隆其事,日前(21日)在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2024-2025年度頒獎典禮,以「為努力喝采」為主題,這不僅是口號,更是對每位學生運動員堅持不懈、勇於挑戰精神的致敬。

作為全港首個及唯一涵蓋中、小學及特殊學生而設的運動獎項,「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二十年來秉持發掘體壇新星、推廣健康生活的宗旨,透過「每校一獎」的形式,獲得全港九成學校的鼎力支持。今屆參與的學校與得獎人數均創下歷史新高,共有993位運動健兒獲獎,其中男同學佔530名,女同學則佔 463名。

得獎的學生運動員合照時,拿着獎狀開心跳起。

國際賽展實力為港爭光

獎項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和各個機構支持,典禮上,一眾主禮嘉賓主持揭幕儀式,並讚揚傑出學生運動員,鼓勵他們未來繼續堅持體育夢。屈臣氏集團行政總裁及獎項榮譽顧問倪文玲博士,JP致辭:「在過去二十年,屈臣氏集團始終堅守創立初衷,致力推動香港學生體育的發展,共同見證了香港學生體育的蓬勃成長。每位學生運動員的付出,不僅是個人成長的見證,更為香港體育的未來注入了新的希望與動力。」

屈臣氏集團行政總裁及獎項榮譽顧問倪文玲博士, JP頒發獎狀給得獎學生。

今屆得獎者中,不少曾代表香港參加國際賽事。就讀通德學校五年級的庫克頌雅(Emma Cook)於2023年獲得菲律賓亞洲BMX 錦標賽女子9-10歲組冠軍,並在中國 GDL 速降聯盟賽女子組全年總亞軍;來自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的金梓軒曾在東亞青年運動會跆拳道男子 48 公斤比賽中摘得銅牌;而佛教志蓮中學中五生應希言則在2025 特殊奧運世界冬季運動會雪鞋競走200 米賽事奪冠,為香港爭光。

「名將之後」無壓力 傳承父親技術與心態

庫克頌雅(Emma Cook)的父親是前亞運落山單車銅牌得主庫克布賴恩(Brian Cook),哥哥庫克頌禮(Adam Cook)同是落山單車運動員及去年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得主。Emma從小看着父親騎單車,漸對單車產生情意結,1歲起接觸各種單車運動,4歲正式接觸落山單車,雖然這項運動無論是場地和器材來說,對年紀輕輕的她挑戰很大,但擔任主教練的父親身教熏陶,用不同方式讓她體驗箇中快樂。Emma表示父親會貼心地觀察她的狀態,制定更適合的訓練計劃。儘管年紀輕輕,Emma從不怕辛苦,7歲時患上免疫系統失調,需要暫停訓練並接受治療,仍從未放棄,逐漸嶄露頭角。 

Emma指父親從未強迫她接任運動員身份,反而一直鼓勵她嘗試不同活動,並在比賽時強調享受比賽過程而非成績。多年來,兄妹倆跟隨父親到世界各地訓練參賽,最難忘的絕對是2023年中國GDL 速降聯盟賽,她以9歲之姿打敗一眾比她成熟的參加者,獲得女子組全年總亞軍,而父親亦在同一個比賽的公開組亦贏得全年總冠軍。在運動乃至人生上,父親不斷挑戰,且保持良好心態,讓Emma學習,並視其為偶像。

通德學校小五生庫克頌雅,是香港落山單車運動員。

三鐵兄妹「人細力量大」成彼此最強「軍師」

就讀英基九龍小學的麥宸畝與英皇佐治五世學校的妹妹麥珈璧,同為香港三項鐵人運動員。哥哥宸畝自幼習平衡車,因活潑好動,4歲起父母便讓他接觸三項鐵人。雖然起初難以適應連續完成三項運動,但透過持續訓練,他迅速上手並取得佳績,享受這項充滿挑戰又可以全面發展的運動。六歲首度參加大型比賽即表現出色,十歲時遠赴新加坡參加 SIT 三項鐵人賽,儘管在轉項時多次因緊張出錯,仍憑堅毅心態奮戰至第二名,去年更成功入選地區集訓隊,為晉升港隊努力。

英皇佐治五世學校中一生麥宸畝。

10歲的妹妹一直視哥哥為偶像,渴望挑戰難度,同樣在4歲踏上三項鐵人之路,立志追隨哥哥步伐。她天賦努力並存,8歲及9歲時已連續兩年奪得全港分齡組別女子組冠軍,並以成為港隊為目標。談及三鐵訓練的辛苦非其他運動可比,小小年紀的她則堅定地說:「很少女生又年紀這麼小能玩三項鐵人,我覺得很有型!」為成為最強,兄妹無懼日曬雨淋、上山下海、每周六天接受高強度訓練。縱使談及比賽,二人同樣從容,但比賽時卻有着不同的應對,宸畝善於戰術與思考,珈璧則以決心與心態取勝。二人雖不擅表達情感,卻常在賽前交流戰術,互為「軍師」,共同進步,卻從不關心對方賽後成績,皆因信任彼此的能力。去年10月,他們首度攜手參加香港三項鐵人少年錦標賽分齡賽,最終雙雙登上頒獎台最高處。兄妹的熱情更影響家人,父母因而開始運動,從零開始習長跑,再到挑戰馬拉松;弟弟亦加入三項鐵人訓練,夢想以後能三兄妹各負責一項,共同完成一場三項鐵人接力賽。

英基九龍小學小五學生麥珈璧。

暖心鼓勵 薪火相傳 

學生運動員的身份,意味着同時兼顧學業與訓練,要承受非一般壓力。大會特別邀請了香港殘疾田徑名將蘇樺偉及香港跳高女子紀錄保持者楊文蔚,以過來人身份分享奮鬥歷程,鼓勵同學面對困難時,不要放棄,堅持夢想。兩位前輩的真誠分享,讓同學明白堅持的力量。其後,二人更率先體驗6月啟動的體能測試應援車,更即場與同學較勁。

香港殘疾田徑名將「神奇小子」蘇樺偉,以及香港跳高女子紀錄保持者 「跳高女神」楊文蔚向在場人士分享他們在體育路上的奮鬥歷程。

頒獎禮不只是一個嘉許平台,大會精心籌備「運動交流團」為經甄選後的部分得獎學生,提供運動交流的珍貴機會。今年交流團將到訪傳統羽毛球強國馬來西亞,讓學生有機會到訪當地訓練基地,與羽毛球好手切磋交流,開拓視野,豐富人生經驗。

自2005年至今,香港學生運動員獎表揚了不少知名本地運動員及港隊代表,歷屆得獎者包括石偉雄、馬詠茹、楊文蔚、倫子儒等,見證了無數體壇明星的誕生。二十年點亮無數年輕人的夢想,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學生運動員的堅持與奮鬥。頒獎禮尾聲,主禮嘉賓和得獎同學齊集台上,一起將手上的紙飛機放出,喻意朝着夢想飛得更高更遠!

今屆頒獎典禮,一衆獲獎學生、嘉賓、家長朋友及歷屆得獎者,共逾2,000人齊集,共襄盛舉。

體能測試應援車進駐社區

體能測試應援車即將6月正式啟動,走訪各大校園及社區,將體育精神帶到每個角落。應援車內設有多項體能測試設施,測量參與者的反應速度、爆發力及協調性等,利用數據分析,根據不同潛能推薦合適的運動項目,藉以鼓勵及推動更多人參與體育運動,同時提高大眾關注並支持年輕運動員的發展。應援車上更展示歷年得獎學生的的運動成就與發展,讓市民了解他們背後的堅持與努力。同時,今屆得獎學生的「體壇之星」造型照,亦會在車上展出,讓市民近距離感受學生運動員的風采。

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20周年推出體能測試應援車,將於6月登場,走訪各大校園及社區。頒獎典禮上,得獎學生運動員代表亦即場挑戰將於應援車上設置不同類型的測試,以推廣運動風氣。

與親友結伴運動有助提升幸福指數  

屈臣氏集團於今年2月訪問逾2,000位中小學學生,研究運動對其精神健康影響。結果顯示,與他人一起運動能有助提升個人幸福指數,其平均分數高達82.9分,較從不與他人運動者高出逾10分。而「經常與他人一起運動」的學生中, 近8成半認同運動有助提升其社交能力,亦有超過8成認同運動可改善心理健康及抗壓能力,較從不與他人運動者組別的百份比相比,高出近30%。

屈臣氏集團於今年2月訪問逾2,000位中小學學生,研究運動對其精神健康影響,結果發現與他人一起運動能有助提升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