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圖書館計劃」大玩前衞

休閒

發布時間: 2014/10/29 23:30

分享:

分享:

電子化趨勢讓「書本」的存續陷入深厚危機,美國佛羅里達理工大學為顯時髦,近月甚至推出「無書圖書館」。不過在危機前產生的總是兩極化:電子化使實體書「消失」之另一面,是極端的書本藝術化。

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左)、蘇格蘭藝術家派特森(Katie Paterson)(右)

蘇格蘭藝術家派特森(Katie Paterson)發動了一個極其前衞的「未來圖書館計劃」。這個計劃的時間維度是 100 年。計劃有自己的信託單位,會組織文學專家顧問團,每年挑選 1 位作家邀其創作,不限文類,限定 1 年內完成;隨後把手稿作品封存於 2018 年竣工的挪威首都奧斯陸Deichmanske 公立圖書館,100 年後才出版、展出。第一位入選的作家,是作品尖銳又擁有廣泛讀者群的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

這個計劃的考慮極端周詳,它針對着「電子書取代紙本書」這個焦慮,預先假設 100 年後出版紙本書是不可能的事,而甚至在 2014 年夏天起在圖書館旁,種植 1,000 棵挪威雲杉樹,準備百年之後用以造紙。圖書館內並存放一台印刷機。100 年後,2114 年起將陸續伐木造紙,出版封存百年的作品。而存放作家手稿房間的部分建材,也會取自這片森林。這個計劃是以焦慮的眼光,珍視出版書本的每一個細節,用 100 年作焦距把這些細節放大,既有雄心規模,又令人充滿着出於危機的憐愛。

書本市場分散化

電子化聚焦於作品的傳播和使用,而書本藝術化則聚焦於生產。生產者、生產條件等元素,以工藝精神甚至是前衞姿態重現,像挑戰時代的英雄。愛特伍也特別表示,對她而言,寫一部給百年之後的人看的作品,要好好想想有甚麼可以跟那時的人說。而寫一部自知在有生之年都不會問世的作品,也更讓作者面對書寫孤獨的本質,而同時也凸顯了圖書館作為歷史收藏之所的性質。這個藝術計劃通過極具情感的細節安排,讓關鍵之物浮現出來。

現在的書多出得美輪美奐,才能引起讀者的消費欲;更有甚者,印刷技術,設計細節,都往精緻發展,並將製作過程的細節披露為賣點之一。「書藝」(Book Art),已不止於大量複製的機械技術產品,「不可能的書」、只有一本的書、以古典印刷技術手工製作的書……有藝術撑場,紙本書要消失,大概還早;消失的大概先是中間者,書本作為大眾商品的巿場,正在不可避免的分散化。

圖片來源:Future Library 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