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帥青:通識科被開刀 輸打贏要?
發布時間: 2014/11/05 07:00
最後更新: 2014/11/05 17:23
講政治,新一代不會無偈傾,通識科令他們接觸更多政治議題,卻也成為被開刀「罪名」。有議員提議將必修變選修、刪走政治內容,忘了當年推此科目的說法嗎?未免輸打贏要。
無論是早前的反國教風波,又或近月的佔中運動,反映了新一代年輕人的政治醒覺,無論是大學生抑或中小學生,面對複雜的政治議題,即使觀點看法不一,也敢於發出不同聲音。
主動關心及瞭解社會,總好過冷漠無知。學生關心政治,且更多地參與其中。此現象如何解讀?背後原因並不簡單,通識科亦成為怪罪目標之一。
反佔中立場明確的新民黨,日前向政府提交的施政報告建議中指,通識原意鼓勵學生關注社會議題,卻令學生忽略了人文素養、學習歷史,認為應把通識從必修變選修,更指教育局須檢討課程設計,考慮以教授實在的理論及哲學原則,代替現時空泛的時事評論。
事實上,通識科會「被開刀」,已有蛛絲馬跡,上月有報道便引述消息稱,有建制派人士與特首梁振英會面,把學生參與佔中運動歸咎於通識科,提議未來有必要刪減通識科的政治內容云云。
當年力推通識的時任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近月也一改立場變成打擊通識,批評通識科「異化」,例如指通識偏向純粹研究政治議題,同時又指資料搜集偏向某方面。
通識科鼓勵學生接觸社會,一開始已知道無可避免觸及政治,如今卻反指「太政治」,若與當年政府力推通識科的說詞來作對比,猶如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
政府05年宣稱要通識科列為高中必修科,便指是為了加強學生的社會觸覺,當年教育界反對聲四起,但政府的說法,是要通識把學生成為對社會、國家和世界有認識和有負責任的公民,具備世界視野,建制派如民建聯,當時亦支持通識變成必修。 當年的羅范椒芬捍衛通識應該高中必修時,也強調可培訓學生的分析力、獨立思考,指每個學生也需這些技能。 為何今日卻變了另一回事?
香港的學生過往被批評死背答案、對社會及常識懶理,海外國家如美國、澳洲、加拿大等地,亦一樣有必修的通識科,亦是為了令學生多關心社會。
關心社會必然要接觸不同政策議題,包括民生政策及爭議等,將政治要從通識科中剔除,才是將之「異化」吧?
中大亞太研究所聯席所長趙永佳日前便在報章撰文指,曾就通識科進行研究並訪問學生,結果發現不少學生指,通識科加深他們對社會甚至世界議題的認識,且要從不同角度去看議題,講求兼顧各種立場。
對於社會上有說法,指擔心通識科會否「淪為」政治灌輸的工具,令學生的政治取向激進,但他認為,不可能把學生課程所學到的知識或考試答題內容,與學生現實中的政治立場畫上等號。
事實上,通識科提供學生有更多機會認識政治及社會性議題,課程宗旨是幫助學生從多角度研究不同議題。且今時今日,學生接觸政治的渠道,不只透過通識課程,也有家庭背景影響,還有更多不同訊息來自朋輩、新媒體文化、全球政經氣候等等,看看學生的手機及平時上網所瀏覽的資訊來源便知。
若課程中有政治議題成分,便將之與學生近年在政治活動上的參與現象掛勾,則只是將這學科當「代罪羔羊」。
本港未來的政治環境,紛亂爭議將更多,新一代在在書本以外,更主動走入社會關心議題,對學生而言,亦是作為社會未來主人翁,無可避免需要的「裝備」。
以「太政治」為由,將通識變回只教授理論或哲學原則的回頭路,就當作解決潛藏的政治管治危機,未免妙想天開。政府管治上未能回應年輕人訴求,才是推動年青人更多地參與其中的原因。
當面對新世代不滿及質疑,應尋求回應訴求之道,紓緩與年青世代之間矛盾,向通識科開刀,只是輸打贏要,下下策吧了。
延伸閱讀:
撰文 : 沈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