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管私賣寵物 取締無良繁殖
發布時間: 2012/10/04 23:00
最後更新: 2014/11/24 16:59
港人飼養寵物日益普遍,不少更視之為家人,令寵物市場龐大,但利益背後或許是狗媽媽終生被困狹小籠內不停生育的不人道待遇。住家無良繁殖賣狗一向無王管,港府昨終公開諮詢建議加強規管,加大力度打擊無良狗販。
港人飼養貓狗的數字近年趨升,據統計處資料,2010年全港共有16.7萬個住戶養狗,較05年上升兩成,港人愛狗的同時,也為寵物生意帶來很大商機。現時寵物店售賣狗隻,須向漁護署領有牌照,並要符合寵物居住環境、有足夠食水等規則,才可獲發牌。
宣稱愛心培養 實則慘無人道
可是,以個人飼養寵物為名,自行大量繁殖幼犬出售圖利,即毋須領牌。這類「住家狗場」以法律罅形式營運,已是公開秘密,他們會透過私人渠道或在網上招收生意。
隨便在網上搜尋,便可輕易找到「各款狗BB出售」、「100天健康保證期」,甚至「自家愛心繁殖」等賣狗網站,聲稱售賣名種約瑟爹利或迷你貴婦等品種,售價由數千至萬元不等。
雖然不少宣稱是「愛心繁殖」,但由於無王管,不時也被揭發有虐畜惡行。愛護動物協會公關及傳訊經理顏綺苓便稱,部分住家狗場的狗隻過着不人道生活,終其一生被困在細小的籠內,只為繁殖,由於衞生惡劣,狗隻容易感染皮膚病。
這些被頻密繁殖的狗隻,部分是近親繁殖,誕下的小狗天生有長短腳等缺陷;部分即使售予他人,也很容易於幾天內便死亡。
2010年,警方在流浮山揭發一個養有149隻狗的非法狗場,衞生環境惡劣,有多隻幼犬被發現時已夭折死亡。
漁護署估計,全港約有200家住家狗場,在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期間,查閱155間寵物店的狗隻來源時,發現74%狗隻是來自這些自稱私人飼養寵物的人士,其中規模較大的10間寵物店,竟由1至2名私人飼養寵物人士供應過半數狗隻,顯示很可能是有規模的「私人狗場」。
政府發表的諮詢文件,可說是「封殺」任何賣狗活動。建議新措施包括任何人賣狗,即使只是賣1隻,或自稱是自己飼養的寵物,都須領取牌照或許可證(見表),再用「自家養」作為藉口已行不通。
‧定期查領牌狗場
顏綺苓表示,設立發牌制度的好處,是住家狗場要向政府進行登記取牌,換言之,政府可掌握狗場名單及資料,一來確保必須有合理衞生環境情況下才發牌,保障動物的生活條件,二來亦可定期進行巡查。
‧嚴懲非法賣狗
賣狗利潤高,現時非法售賣動物的最高罰只是2,000元,難起阻嚇作用,故此諮詢文件中亦建議將罰款增至10萬元,重罰非法售狗行為。
‧有效執法?
相對於外地如台灣,已立法禁止住家狗場,違法罰款5萬至25萬台幣,港府現提出加強監管,在維護動物權益的路上,只是一小步,而最重要是即使新例通過,但能否確保可有效執法?
勿空有條例 執法力度成關鍵
根據漁護署過去5年的資料,每年網上非法售賣寵物的成功檢控個案只有1宗。在家中或私人地方繁殖售狗,當局如何打擊?現時不少售狗的商人,以「打針費」、「領養費」等名目來收錢,這些蠱惑招數又可如何應付?若然空有發牌制度,卻沒有具效率的執法行動配合,最終亦無助打擊無良繁殖狗販。
顏綺苓指出,現時狗隻的寵物市場已供過於求,住家狗場繁殖利潤高的純種狗,吸引市民購買,另一方面卻有大量流浪狗及被遺棄狗,無人願領養。故此,外國有規定市民只能在指定合法繁殖場,以較高價錢購買純種狗,藉此鼓勵領養其他狗隻。
有需求才有市場,無良繁殖場的出現,某程度也是利之所在。不少動物組織都有領養狗隻的服務,當有一天,大部分人都不介意領養、又不介意是否純種,不再「以貌取狗」,或許就是無良狗商銷聲匿迹的日子。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
相片來源:資料圖片
撰文 : 沈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