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的六個管理哲學

職場

發布時間: 2014/12/08 18:46

最後更新: 2014/12/09 09:13

分享:

分享:

台北市長選舉結果11月29日出爐,由醫生出身的柯文哲當選,他勝選後隨即定下目標,要改變台北,在八年內超越新加坡。願景是好,但被稱為「政治素人」,要從管理數十人的台大外科主任,成功轉型為管理數百萬人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將會如何管理內閣,為台北帶來「柯P」新氣象呢?

 1.談企業文化

柯文哲競選期間在facebook談及管理學,他提及書籍《向梅約學管理》,稱梅約創立的醫院成功之道就在於團隊運作的力量,而驅動基礎就是企業文化。

我的企業文化只有四條,分別是誠實互信、崇尚樸實、追求新知及團隊精神。

  柯文哲提及的《向梅約學管理》。

2.談領導責任

肩負改變台北的重任,柯文哲在facebook談及當選市長後與幕僚的相處,他稱要讓部屬用於任事的先決條件,就是長官要扛起責任,

我認為第一綫的工作人員最辛苦,而且承長官的指令辦事,所以責任應該由上而下,獎勵應該由下而上。

 3.談內閣用人

柯文哲的內閣目前仍在籌組期,最備受矚目的就是舉行I-voting選出勞動局局長,是台灣史上首次。柯文哲重視民意,而他競選期間在facebook承諾,他會落實開放政府、全民參與的精神,

政務首長由遴選委員會選舉或票選產生,這樣就能擺脫「任用親信」、 「小圈圈用人」的問題。

  柯文哲用人其中一個準則,就是重視民意。(柯文哲facebook)

4.談個人風格

醫生出身的柯文哲以往肩負救死扶傷的神聖使命,他對自己非常嚴格,絕對不容許有些許的錯誤,因為走錯一步就會醫死人。他當選後接受電台主持人周玉蔻專訪,坦承自己是酷吏,自知年輕很嚴厲,但現在至少學會聽別人意見,未來會進行「走動式管理」,但核心還是美式思考,

把工作做好就好,若人在辦公室,心不在有什麼用?

  醫生出身的柯文哲,對自己的要求非常嚴謹。(柯文哲facebook)

5.談團隊合作

柯文哲重視團隊合作,他在候選期間接受台灣《經理人周刊》專訪時稱,最好的管理,就是不用管理,

所有規定「明文化」,一切依法行事,不准自行發明。

他更稱,自己不重視團隊成員的學歷,切實執行反而比較重要。

 6.談管理作風

柯文哲候選期間接受台灣《經理人周刊》專訪時稱,做「酷吏」的管理方式是相信部屬,

我不會把部屬當敵人處理,我也不會以侮辱部屬的方式成就自己。如果你為部屬的成功而高興,你才是長官。如果你為部屬的成功而嫉妒,那你跟部屬同一個層級。

柯文哲強調,長官要相信下屬。(柯文哲facebook)

相片來源:法新社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