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飄零燕》設計師:我沒想過退休

休閒

發布時間: 2014/12/15 11:43

最後更新: 2014/12/15 19:31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アルプスの少女ハイジ》官方facebook 專頁)

「迷途迷途孤燕,未得歸家這小孤燕!」日本動畫《飄零燕》盛載60後、70後童年回憶,其設計師、宮崎駿師兄小田部羊一(Yoichi Kotabe)未言休:「我自幼已接受真善美的精神(教育),至今仍不會忘卻。」

「Yor Ku Lo Ku Yor Ki Ku……」70年代香港的大朋友、小朋友,也會懂得哼這首日本經典動畫《飄零燕》的主題曲。當年坐在電視機前,期待與小孤燕凱迪(Heidi)為伴,流連在瑞士的湖光山色,躺在花海中,感受她的喜與悲,一起流淚,一起興奮大叫的小觀眾,如今都已變成媽媽、爸爸了。

(相片來源:《アルプスの少女ハイジ》官方facebook 專頁)

小孩純潔心靈啟發 設計凱迪

「我作為負責角色與動作的動畫師,盡力表現凱迪有如太陽般的開朗,和體貼別人那份和善的心。」現年78歲的小田部羊一接受《經濟日報》專訪,談起設計凱迪的個性,他表示當年設計人物時,並沒有刻意考慮到教育意義,只是從小孩純潔的心靈出發。「我沒有嚴謹考慮(教育意義),不過,(我)自幼已接受真善美的精神,至今仍不會忘卻。」

小田部羊一是資深的動畫家,今年已78歲。(相片來源:YouTube 影片截圖)

《飄零燕》被譽為「以愛創造奇迹」,由瑞士小說家約翰娜施皮里(Johanna Spyri)於1880年創作的小說《Heidi》改編,講述自小喪失雙親的凱迪,天性開朗、熱情、善良和樂觀,在阿爾卑斯山上結交了許多好朋友,包括牧羊少年彼得和山羊等動物,將關懷同歡樂帶給身邊的人,最後甚至令本來要坐輪椅、不良於行的千金小姐赫拉妮,也可以再次以雙腳行走。

(相片來源:《アルプスの少女ハイジ》官方facebook 專頁)

偕宮崎駿瑞士考察 現場錄音

「我仔細讀過原著,一面以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回想那些曾經遇見的人物,一面設計角色。除了樣貌和外形,藉着表情、舉止和動作,便將那個角色賦予生命。」小田部羊一說。「最艱苦的,我想應是以日本人的心,繪畫瑞士人的心,這絕不是簡單的事,難度很高。」

當年《飄零燕》的製作,由3位日本殿堂級動畫家小田部羊一、宮崎駿及高畑勳合作,製作認真,都是經過實地考察,其中的聲音製作,如風聲、狗聲都是在瑞士阿爾卑斯山現場錄製。

「高畑勳、宮崎駿和我3人能遠赴故事的舞台現場取材,收穫很大。感受瑞士的空氣、和煦的陽光和空間,不管怎樣細微的事物,我們也不放過,拼命地觀察。遇上新奇事物,我必會繪畫草稿;但宮崎駿只是觀看,好像在腦海中畫着草稿。當然,遇到不同的瑞士人,讓我學懂繪畫不同的瑞士人。」

小田部羊一憶述當年到瑞士考察的情況,凱迪正正是以瑞士女孩作參考,實景素描。

當年《飄零燕》的製作專程到瑞士阿爾卑斯山現場考察及錄製聲音。(相片來源:資料圖片)

小田部羊一回憶實地到瑞士取材後,最大分別是將凱迪的髮型改變了。「最初我根據原著,畫了一個長髮的凱迪。不過親身接觸過當地人、和當地人傾談後,才將凱迪的髮型改短,跟初期的設定有很明顯的分別。」

3位大師全心投入製作,每一個細節都仔細考慮。「尤記得片頭曲凱迪和彼得跳舞的場面,實際是參考我和宮崎駿跳舞後的動作才拍成。當時我們跳舞的情形,就由我們的師父森康二老師用8厘米(菲林)拍下來的呢!」

設計人物 首要綫條簡單生動

小田部羊一參與製作過很多膾炙人口的動畫,包括《義犬報恩》、《尋母三千里》、《小浣熊》等《世界名作劇場》,亦設計過電子遊戲《超級馬利奧》、《寵物小精靈》的角色,但他最喜歡的始終如一,就是《飄零燕》。

統籌多個環節 體力嚴重透支

小田部羊一與宮崎駿、高畑勳,在東映時代已是好朋友,因大家目標一致,同心投入動畫作品的製作。大家年紀雖不同,但並沒有前輩、後輩之分。3人之中,高畑勳生於1935年,小田部羊一生於1936年,宮崎駿生於1941年。

對於宮崎駿去年9月宣布隱退,他不感到驚訝。「我覺得,宮崎駿退下來,也差不多是時候了。他是個很厲害的人、事事也全力以赴,由劇本、分鏡、到拍攝每一製作環節,都由他一個人統籌。以他的年紀,體力透支和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看完《風起了》就明白這是他退休之作了。」

小田部羊一並沒有萌生退休之意。「我與他(宮崎駿)立場不同,因我以輕鬆的心情畫畫,根本不用這樣的(退隱)宣言,畫畫是沒有退休這個名詞。」(節錄)

(相片來源:經濟日報)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標題經TOPick 編輯修改,原題為「賦予動畫角色生命 非視作圖畫《飄零燕》設計師 真善美創奇迹」。(收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