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帥青:趕絕拾荒者 城市太冷了?

City

發布時間: 2014/12/15 07:00

最後更新: 2014/12/15 09:35

分享:

分享:

眼不見就乾淨?有商場發通告籲商戶別把紙皮給予拾荒者,以免他們在商場內流連,被質疑趕絕窮人,引起爭議。社會繁榮背後,老人執紙皮謀生被視為有礙「觀瞻」,人情何太冷!

葵涌廣場管業處上周五向商戶發出的通告,連日在fb上被熱傳。通告指聖誕、新年將至,商戶添置大量貨品,產生較多紙皮,會令拾荒者垂涎,呼籲勿將紙皮隨意棄置或給予拾荒者,通告又指此可減少拾荒者在商場內流連,有助改善對商戶及顧客不便與滋擾及觀瞻。

撿拾紙皮變賣可以賺得多少錢?數十元?但卻可能是拾荒者糊口收入。以「管理」之名,令他們連賺這幾十元的機會也沒有,有網民形容是「趕絕」,亦有網民指拾荒人士將丟棄的紙皮變賣,既環保也是以自己努力賺錢,何必如此不顧人情?

拾荒者在商場內留連是否造成商戶或顧客不便,是否曾有人投訴?或者也是實情,以管理方式處理問題,也是順理成章,但事件之所以惹起爭議,因這不純粹是管理的事,而是如何看待弱勢者的心態。

若認為紙皮引來拾荒者在商場留連,令人不便,並非沒有方便管理又兼顧人情的方法,如集中放置於指定地方,又或於人流較少時段才讓他們收集等,有何不可?令人慨嘆的是,不少人卻選擇只將「問題」在眼前移走便算。

拾荒者背後,是本港的貧窮問題,紙皮鐵罐回收賺得多少?反映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創新高,不少貧窮人口被迫為生計苦苦掙扎,看到老弱者拖著佝僂身驅為兩餐執紙皮,誰忍心?

事實上,執紙皮問題近年不時被拿出來討論,去年區議員黃建新曾提出,認為執紙皮活動會破壞香港的旅遊形象,向區議會提出要求警方加強執法,取締執紙皮活動。

之後,又有社會福利署官員曾公開指,區內有商戶向露宿者派飯,雖是愛心之舉,但會減少露宿者脫離露宿行列的意欲。

這些說話當中的冷漠,令人譁然。還記得去年深水埗露宿者被食環署「清理」家當,棉被、銀包也被當垃圾丟棄的「無情」之舉嗎?在天橋底加裝尖石、欄杆等,以美化及整潔為名,背後不也是衝著趕走露宿者而來嗎?

視線範圍內看不到,問題並不是解決了,而是我們選擇了冷漠,對弱勢者的難處選擇視而不見。不少人活於貧苦之中,固然涉個人因素,但對於弱勢者予以扶助,是社會公義,我們撫心自問,自己做得夠嗎?政府的扶貧政策,又是否到位,能為貧苦者提供出路?

本港貧窮問題加劇,有報道曾指執紙皮者也有年輕化趨勢,窮富矛盾擴大,需社會正視。無論是扮作看不到,又或選擇不關自己事,也是掩耳盜鈴。

金錢、物質援助固然重要,但背後也關乎政府以至整個社會對待弱勢者的態度。以美化觀贍、執行公權等理由,迫令弱勢者連執紙皮機會也沒有,我們是否接受身處的社會,忘記了同理心?對貧苦弱者失去包容?

貧窮問題在世界各地也難以解決,拾荒者在任何發達富裕地區也有。我們未必可以一一改善他們的命運,但一些小小的改變卻也做不到嗎?

台灣今年出現有「拾荒老人地圖網站」,是網民自己呼籲提供拾荒老人經常出沒的時間與地點,希望各人有紙皮、鋁罐時,主動前往送給他們。

一個地方是冷漠抑或人情味,往往見諸對弱勢社群的態度,我們樂於見到商場或街頭沒有拾荒者,但若只是將他們趕到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則這又是否我們想要的?一個冷漠的城市是如何建構起來的?這問題值得大家反思。

撰文 : 沈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