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佔領12課 泛民失分最多

City

發布時間: 2014/12/16 13:18

最後更新: 2014/12/16 13:18

分享:

分享:

很多人認為佔領行動令香港人政治覺醒,但到底我們上了怎樣的一課?筆者嘗試就事件的不同時刻,作以下學習總結:

【第1課】9月26日晚上大約10時半——黃之鋒呼籲學生衝入政府總部前空地:學生原先發起罷課,運動一直在和平氣氛下進行,直至尾聲才出現這次衝擊。

學習重點——學運框框:俗稱「公民廣場」的這小小地方,已成學生辦社會運動的「能量點」:即當行動膠着,「奪回公民廣場」就是學運領袖用來發力之一步(如11月30日衝政總)。也看出學生們一直以前年反國教作行動藍本,未能突破框框。

【第2課】9月28日凌晨1點39分——戴耀廷高叫「去飲」啟動佔中:三子最初打算10月1日始發動佔中,卻因應多人聚集政總而決定提早啟動。

學習重點——個人主義:三子的倉卒決定,反映主事人基本上由那一刻開始,已失去主導權,往後也必須依靠學生,並引伸出後來示威者認為甚麼人或甚麼組織也「不代表我」的心態。

世代交替 組織不代表我

【第3課】9月28日清晨時分——「長毛」梁國雄議員下跪:當三子宣布正式佔中後,現場有很多人陸續離開,於是長毛跪求示威者不要散去。

學習重點——世代交替:這一跪,倒揭示了泛民原來已無動員能力,不能再牽引大規模群眾運動(梁國雄不欲難得一聚的大批示威者就此離開,急忙下跪),也教訓本港一眾泛民政黨必須盡快「世代交替」,方有機會延續其政治力量。

【第4課】9月28日近傍晚6點——警方施放催淚彈,不少市民蜂擁出金鐘。

學習重點——間接武力:對於驅散人群時,警方所使用的「最低限度武力」,港人得以認知在胡椒噴霧外,警方還會使用催淚彈、催淚水劑和警棍。值得留意的是今次運動中,輿論對催淚彈的反應最激烈。這反應將來會如何影響警方部署,值得留意。

【第5課】10月3日晚上7點20分——旺角佔領區出現兩批示威者打鬥。

學習重點——流動群眾:佔領行動出現所謂「遍地開花」的情況,反映出即使是大型社會運動,也會有不同派別示威者,按其性格而流向不同地區(一度分散到金鐘、銅鑼灣、旺角、尖沙咀)活動。

甚至旺角出現群眾間互毆,卻吸引了某些示威者到場。即使是撑建制的示威者,也放棄過去各有各做的方式,改為按對方行徑作針對性部署。

自首成笑話 抗命所為何事

【第6課】10月15日深夜——添馬公園暗角7名警員打人事件。

學習重點——前綫心態:政府必須慎重評估佔領行動對警員的自我形象影響,並要檢討前綫警員的情緒支援系統,以及未來投考警察的人士之心理狀態。

【第7課】10月19日晚上——戴耀廷說希望創造一同自首的世界紀錄。

學習重點——抗命失敗:戴耀廷經常批評別人理解公民抗命的層次太低,卻要以破世界紀錄作號召(為甚麼要破紀錄?),而最終他本人於12月3日前往自首當天,只有65人如此行。

發起人慘變笑話,令市民更不理解公民抗命作用為何,也令示威者隨時分成兩派:一些人會放棄、甚至討厭政治,另一些人則會走上更激烈抗爭的不歸路。

【第8課】10月21日傍晚6時——黃竹坑醫專學院大樓學聯政府對話。

學習重點——直接對話:學聯代表爭取到泛民從未做到的直播對話,固是焦點。但更重要的是市民對官員願意直接對話的訴求日增,將來不論是政改第2輪諮詢,還是其他公眾參與活動,如何使官員和市民有直接的engagement,至為關鍵。

獅山現「真普選」 文宣鬥創意

【第9課】10月23日早上——獅子山出現「我要真普選」黃色直幡。

學習重點——文宣攻勢:一條直幡,重振了佔領者的士氣,也凸顯了「反佔中」與藍絲帶陣營黔驢技窮。政治宣傳,今後不能只靠蛇齋餅糭,還要比創意,鬥設計。

【第10課】11月19日凌晨——大批人因網上號召反「網絡23條」衝立會。

學習重點——網絡失控:佔領行動於這事件上,首次嚴重偏離初衷,反映曠日持久之失策,未掌握終局部署的重要,令網上流言把運動推向敗局。

【第11課】11月30日晚上9時後——雙學發起包圍政總,抗爭力度隨即升級。

學習重點——阿Q精神:示威者帶同盾牌也不敵警方布防,但學聯於行動翌日早上卻宣布包圍政總行動達到目的,至傍晚又改口說失敗;加上大量示威者被警察以警棍驅趕,令雙學突然流失大量民意支持。

【第12課】12月1日晚上10時左右——黃之鋒發起無限期絕食。

學習重點——合久必分:黃之鋒於包圍政總行動失利後,在學聯沒有參與的情況下,帶領學民思潮進行絕食。這種各行各路的做法,猶似今日泛民貌合神離。

觀乎以上12課,似乎泛民失得最多,學生則從失落中汲取教訓。為何建制好像沒受太大傷害?也許是他們學乖了,知道在這種時勢躲起來最安全……只是他們又能躲多久?

全文刊於《經濟日報》

撰文 : 黃永 www.HKSOW.hk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