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電視節目收視會如何?

休閒

發布時間: 2014/12/31 16:50

最後更新: 2015/05/06 11:39

分享:

分享:

亞視欠薪多日,但仍推新節目《亞視我們這一家》。面對財困,員工欠薪,亞視還要迎難以上,其志可嘉。但財困下製作成本有限,可否為觀眾帶來驚喜呢?觀眾又無須太早下定論,世界各地電視台已證明了成本低也可炮製受歡迎的節目。

1. 瑞典

瑞典自1959年開始,每年12月24日下午3時都會在公共電視頻道TV1播放同樣節目,猜猜是甚麼節目?

原來是1958年版本的唐老鴨,而且每年都是同一集「From All of Us to All of You」,瑞典文是「Kalle Anka och hans vänner önskar God Jul」,意思是「唐老鴨與朋友們祝你聖誕快樂」。

在瑞典平安夜觀看唐老鴨已經成為當地傳統,每年都會有4成至5成國民觀看節目。即使是15年來最低收視的2008年,仍然有36%國民觀看節目,超過300萬觀眾。

所以說,重播,收視未必一定會低的。

2. 挪威

2009年,為了慶祝挪威卑爾根鐵路100週年,國營電視台NRK直播火車由奧斯陸(Oslo)到卑爾根(Bergen)的7小時車程,兩個鏡頭放置在車頭,兩個放在車尾,就這樣直播全程路段。

想像不了這樣的節目?2011年,挪威更有電視台直播汽車在海岸馬路跟隨郵輪的5日旅程,更打破了直播節目的收視紀錄。

嫌這些節目太沉悶?不要緊,挪威還有節目直播織冷衫或柴火燃燒情況,由數小時到數百小時不等...

3. 荷蘭

當地電視台推出低成本真人騷《Hello Goodbye》,訪問機場內送機接機的感人故事,大受歡迎。荷蘭還有個相親的真人實境節目《Framer Wants a Wife》,雖然橋段老套低本低,卻吸引大批觀眾收看,成為荷蘭2010年最高收視節目。由此可見,成本低不是問題。

老實講,撇開對亞視的偏見,就不難發現亞視以前亦有不少低成本高質素製作。例如1989年黃霑、倪匡及蔡瀾主持的清談節目《今夜不設防》,節目在深宵播出,尺度極大,無所不談,加上由一眾香港才子主持,自然吸引不少觀眾。

在1993年亞視又製作清談節目《龍門陣》,由鄭經翰、黃毓民與陳耀南主持,主持人每集都邀請嘉賓,大受觀眾歡迎。

亞視曾經的輝煌日子,證明節目成本並不是問題,只要電視台有好蹺有心做節目,香港觀眾都會欣賞。至於《亞視我們這一家》能否令亞視谷底反彈,這就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