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敏琳:如果觀光造成他人痛苦

City

發布時間: 2015/02/02 16:26

最後更新: 2015/02/02 16:29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本報資料室)

香港人喜歡旅遊,無論短途長途,我們都喜歡藉出走來忘掉生活在變態都市的巨大壓力和抑鬱。甚或,旅行總和「追求夢想」、「突破自己」、「尋回人生價值」、「找回真實的我」等正面詞彙連結,總之無論走到哪裡出外遠走總是好的。

但卻有人為此提出異議。近日出版的《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前《紐約時報》記者Elizabeth走訪世界各地,觀察旅行(Travel)如何發展成為觀光(Tourism),成為一個以賺取經濟利益為中心的產業。

事實上,觀光(Tourism)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產業,僅次於石油與金融,背後代表了龐大的資本流動和經濟利益,因此各國總把「發展旅遊業」掛在口邊,你看,現在就連美國和古巴都簽訂新的旅遊和貿易協定,發展觀光事業了。

然而,任何一個地方過度發展觀光產業,都會對原居民造成種種傷害。

香港正是飽受傷害之地,我們每年湧入四千多萬自由行來港,結果造成篋神橫行、老店小店不斷倒閉換上大型連鎖店、彌敦道金鋪和藥房林立,所謂的「經濟利益」最終最大得益者的根本就不是小市民而是商家。

又看看我們的鄰居澳門,小小的地方賭業產值竟比美國的拉斯維加斯還要多,然而除了賭還是賭,我的澳門朋友們怨聲載道,不是說的士只載遊客,就是說大塞車或是抱怨連買張船飛也甚艱難,我問他畢業後打算做甚麼?他苦笑說澳門沒有其他職業,畢業後就只能往賭場跑。

相片來源:本報資料室

我們不必去看威尼斯或吳哥窟如何因過多的旅客而陷入崩壞,只看香港和澳門,我們已能感受到旅遊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盡的困擾。

我們把城市開放出來讓外人遊覽欣賞與消費,到最後會否賠上了一座城市,從此就只能仰旅遊業為鼻息?

近年港人總是聞自由行而色變,當我們連露營的營地也被自由行佔據時,的確令人感到即使生活在香港我們卻無路可退。然而,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滿載劣根性?

就像近年蘋果日報每次公佈甚麼行山景點、攝影好去處等,都猶如「死亡之吻」一樣,幾乎報一個毀一個,像近日龍尾的「藍眼淚」,一個生態景點最後湧入大批龍友,居民表示晚晚至少有二三十人到訪,部份人為求拍得好照片更不惜做出干擾行為,擲石、用手撥海水等等。生態拍攝最終演變成破壞環境,留下遍地垃圾。

相片來源:本報資料室

這是人的劣性,一個景點被炒旺、大家瘋湧而至、然後拍拍拍拍拍(外加購物)、直至景點被消費完畢,無人問津為止。

我們擅於一窩蜂去追捧某件事物,觀光/朝聖/消費逐成為了自我形象建構的工具,然而在這過程中,除了自我感覺良好,我們又有否不經意地造成他人之痛苦或帶來破壞?

我們有可能打造一個發展平衡的旅遊業嗎?在旅遊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嗎?

所謂更好的人,除了指內在心靈的追求,我們的消費到底是幫助當地社會還是害了他們?每次旅遊時我都會問自己這些問題,自己也沒有解決方法,但我覺得,只要願意多為他人設想一下,便有可能去改變或打破現有的慣性習慣。

原文刊於鄧敏琳個人網誌「生活在他方」,獲作者授權轉載。

撰文 : 鄧敏琳 環保團體「豐剩」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