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外幣追揸沽 點揀好?

City

發布時間: 2015/02/15 14:55

最後更新: 2015/05/08 10:17

分享:

分享:

多國央行大打貨幣戰減息放水,引致貨幣貶值,投資外幣該何去何從?《i-Money》訪問了外匯專家恒生銀行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逐一點評追揸沽策略。

陸庭龍教路,12種貨幣追揸沽策略。(相片來源; imoney智富雜誌)

1. 澳元

點評:高息不再伺機沽,不值得撈低

澳元一直是不少外幣投資者的至愛,多年來都是匯息兼收的「高息貨幣」,故今次澳元急跌嚇壞不少人。陸庭龍預料澳洲央行將再減息一至兩次,雖然澳元兌美元報0.75是短期低位,但澳元已失去上升動力。他建議持有澳元應趁機會減持,亦不要貪平去買,並認為澳元已不再是高息貨幣。

陸庭龍寄語投資者,不要因為持有多年,便不捨得沽澳元止蝕,

要知道澳元已不再是高息貨幣,其存款息口甚至低過人民幣,投資者要知道自己想賺息還是賺價。現在來看,在匯價上賺錢已經沒甚麼可能,想賺息卻已不是高息貨幣,失去了之前的吸引。

他認為澳元兌美元由去年中高位的0.87拾級而下,已經跌了不少。止蝕的話,

其實每個投資者入市位也不同,大家自己要計數,究竟每年跌多3%至4%的話,是否仍能承受。

至於沒有持有澳元,他勸大家也不要因澳元急跌而飛撲入市,因投資價值已不大。

2. 紐元

點評:匯價走勢看出口狀況,趁高減持

新西蘭為澳洲的近鄰,紐元走勢一直與澳元亦步亦趨。新西蘭央行在1月29日宣布維持3.5厘基準利率不變,但同時聲言加息或減息的機會均等。隨着澳洲2月3日宣布減息,市場預期新西蘭減息壓力大增,紐元再遭看淡。

陸庭龍認為,新西蘭因為減息而帶動紐元跌的風險不及澳元高,因新西蘭經濟規模相較澳洲小得多,而且出口也較單一,主要依賴在農產品,大家投資紐元要留意該國出口情況,如全世界對奶類需求是否強勁。他預料紐元未來一段時間會是波幅較大的貨幣。投資策略與澳元相若,宜趁高減持,低撈則不建議。


3. 歐元

點評:經濟陰霾難消除,不宜長綫投資

歐元區近期負面消息不斷,繼瑞郎與歐元脫鈎、歐央行推出1.1萬億歐元量寬,歐元區1月份通脹創歷來最大跌幅,加上希臘及西班牙相繼出現反緊縮浪潮,歐元匯價連番受壓,惟近日稍見回升。


陸庭龍相信,歐元早前跌得太多,近期僅屬技術性反彈,料歐元兌美元反彈至接近1.17便會停止,

雖然現在希臘脫離歐元區的風險不大,也就着削債規模妥協,可利好歐元。但歐元區當中,多個國家的基本因素不強,現在純粹靠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作支撐,時不時也出現問題,不是希臘便是西班牙,不是西班牙便是葡萄牙、意大利等國。

他預料歐元繼續是較弱勢的貨幣,今年中或之後更有可能因歐洲央行繼續量化寬鬆而拖低匯價。

「大家應該逢高減持,或沽空它,用來長綫投資並不是合適時機。」

如準備歐遊的話,陸庭龍料歐元兌美元大部分時間將維持在1.2樓下(折合每歐元兌9.3港元),因此不用急於兌換,可待有需要時才兌換。

歐元的經濟陰霾難以消除。(相片來源; imoney智富雜誌)

4. 英鎊

點評:歐元差拖累英鎊,按實際需要兌換

早前公布的英國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增速略高去年底,帶動英鎊反彈。陸庭龍認為,相對歐元區,英國經濟因素較強,然而英鎊大方向仍要跟歐元。

英倫銀行與美國聯儲局想法相似,想早點加息或退市,對英鎊是有技術上的支持,但歐元區經濟差,英國也不能獨善其身。

他認為當歐元下跌時,英鎊只是跌幅較少。

他點出英鎊另一隱憂,在去年蘇格蘭舉行獨立公投後,大家已對英國的政治前景感憂慮,包括英國會否因不想受歐元區拖累,而退出歐盟。如果因為子女留學而要兌英鎊,他建議按需要才換,毋須兌換大多。

5. 加元

點評:油價拖累勢減息,匯價不看好

加拿大統計局在1月30日公布了11月經濟數字,按月收縮0.2%,顯示原油價格大跌對加拿大經濟的影響開始浮現。陸庭龍認為加元除了被油價拖累,加拿大央行亦推行減息政策,在美元偏強的情況下,亦不看好加元。

至於另外7種貨幣,可以參考以下表格:

(相片來源; imoney智富雜誌)

原文刊於《iMoney智富雜誌》381期(收費閲讀),標題經TOPick 修改,原題為「12外幣追揸沽策略」

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