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終於有自己的梅酒品牌

職場

發布時間: 2015/02/20 00:43

分享:

分享:

香港梅酒市場幾乎由日本品牌壟斷,難得有人敢挑戰,沿用上一代釀製梅酒的配方,創出首個香港梅酒品牌,手握的是一份使命感。從事葡萄酒貿易13年的方啓聰、 Davi和阿梁等一班朋友,合資與百萬元,在工廠大廈自設廠房,建立香港首個本地釀造的梅酒品牌「Royal」,同時將一種傳統承傳下去。

方啓聰(左起)、 Davi和阿梁等一班朋友夾份投資。(相片來源:iMoney智富雜誌)

梅酒針對女性市場

所謂的廠房其實是荃灣一幢工廠大廈的千多呎單位,有的是辦公室桌椅,沒有一部機器,但見幾埕釀製中的梅酒,還有一枝枝外形更似白酒的製成品,為甚麼入面沒有梅子?

多年來香港人習慣飲日本梅酒,玻璃樽底總有一粒皺皺的梅,我們刻意不放就是不想令人聯想日本梅酒。

梅酒沒有放梅,原因是想與日本梅酒區別開。(相片來源:iMoney智富雜誌)
作為香港品牌,自然想創出風格,酒樽上的貼紙找來本地設計師設計,感覺是女性見到想買的,

「喜歡飲酒又消費得起的女性愈來愈多,女性市場對酒業很重要,所以近年市場多了甜酒和氣酒。」

梅酒酒樽設計專供女性市場。(相片來源:iMoney智富雜誌)

第一批梅酒在去年10月釀成,首戰是美酒佳餚巡禮,幾日之內賣出千多枝,一枝賣260元,比市面日本梅酒百多元貴,將酒賣光的收入近60萬元,與百多萬元的投資額相比,要回本是不可能,但受到港人認同,總算值回票價。

首造梅酒在美酒佳餚巡禮推出,中廚師傅周中亦要試一試。(相片來源:iMoney智富雜誌)

北上福建選購青梅

釀製梅酒的材料簡單,就青梅、米酒和冰糖三樣。首要是青梅,去過街市又去過果欄,始終沒有店家可落實提供20多萋,即是約4、5萬粒青梅,考慮到運輸需時,放棄用日本和台灣品種,經果欄朋友介紹,直接北上福建的青梅園選購,股東們親身試味,品質不錯才拍板入貨。

青梅從福建購入。(相片來源:iMoney智富雜誌)

運回香港清洗過後,先是揀出3種完熟度的青梅,平衡酸度,不會似日本梅酒般甜,更貼近港人口味,然後以人手逐粒去蒂,有做法在青梅上拮窿,他們卻要切兩刀,將青梅核中的杏仁味散發出來,這是日本梅酒沒有的。落刀角度和深度都有蹺妙之處,最後以一層梅、一層冰糖形式入埕,再加入兩種米酒作基酒,增加入口層次。

梅酒一年一造,釀製時間最少半年。(相片來源:iMoney智富雜誌)

親身上廣州拖酒樽回港

以為此時可靜候成品,難關接踵而來,

從內地入貨的酒樽遲遲未到,就在美酒佳餚前幾日,我們一行4人拖4架手推車上廣州,每人拖了24個酒樽回來,合共96個,款式品質與訂購的不一樣,想到時頂住先話是預售版,幸好開展前兩日送到。

叫齊親朋戚友幫手,急急在兩日內消毒酒樽,將梅酒入樽並貼上貼紙,香港首枝本土梅酒終於誕生。

專誠購買的晾酒樽架,方便處理清晰消毒完的酒樽。(相片來源:iMoney智富雜誌)

目標成為「梅酒維他奶」

新一批梅酒進入籌備階段,廠房每月交租數萬元,造酒又要成本,一年一造而且數量不多,根本不符合經濟效益,能夠為香港創先河,才是辛苦背後的最大價值,

幾十年來,香港飲酒都飲不到香港釀的,如果有香港釀的酒可能不同,或有人會跟住做,齊齊做好香港釀酒市場,尤其是日本、台灣、內地先後有食物安全問題,Made in Hong Kong其實是好好的品牌。


方啟聰直言有野心,希望品牌做到維他奶的成績,

有華人的地方有香港的梅酒,可能是很多年後的事,可能不會成功,自己做了多年生意,下下要賺錢賺錢會無了靈魂,反而有個遠大目標一步步做,做得更開心。

梅酒製作過程

1. 清洗青梅

2. 挑選青梅並挑走梅蒂,以免釀造時有苦味

3.  在青梅上切兩刀,讓梅汁得以發揮

4.  加入冰糖及米酒

5.  封蓋釀製最少半年

6. 消毒酒樽入酒

(節錄)

原文刊於《iMoney智富雜誌》382期(收費閲讀),標題經TOPick 修改,原題為「首港產梅酒品牌  每年一造的芳香」

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

撰文 : iMoney智富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