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明晒第三跑道6件事

City

發布時間: 2015/03/18 11:56

最後更新: 2015/05/05 15:31

分享:

分享:

行政會議昨拍板通過機場第三跑道計劃,造價由2011年估算的1,300億元、增加8.8%至1,415億元,料最快2023年落成。由於三跑涉及空域、造價及環評多個複雜問題,TOPick 綜合了6件事,助讀者可以在5分鐘內看個明白。

1. 興建第三跑道的目的?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機場雙跑道系統於繁忙時間升降量已達每小時66架次,接近其最高升降量68架次,預計2016年或2017年便會飽和。

為維持香港作為國際及區域航空樞紐競爭力、配合長遠經濟和發展需要,行會考慮機管局建議後,通過興建第三跑道計劃。

三跑系統下,機場每年處理飛機升降量將由目前39萬架次提升至最高62萬架次,即最高平均每小時處理102班航機升降,每年可處理額外3,000萬人次客運量。

值得注意的是,張炳良強調,與國家民航局早在2007年已商討空域問題,訂立了廣州、深圳、香港三地的跑道規劃,未來會透過統一規劃、程序、標準討論航道細節,第三跑道日後只會供飛機降落,不會用來起飛。

2. 三跑工程具體內容?

機管局行政總裁林天福表示,第三跑道整項工程,包括需填海650公頃興建人工島、增建第三跑道外,亦包括新滑行道及57個停機坪、樓面面積約28.3萬平方米的新跑道客運廊、擴建二號客運大樓、每2.5分鐘一班的旅客捷運系統,及獨立行李盤系統。

3. 三跑資金來源?

機管局行政總裁林天福表示,7成使用香港國際機場的旅客都是非香港居民,因此第三跑道工程不會向政府申請撥款,即不會由納稅人埋單,但出入境建設、天文台監察系統、航空交通管制等基建設施,則須由政府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建造。

機管局將採用三方融資方案,透過動用內部資金、向銀行舉債、向乘客及航空公司收費,共同承擔建造費,三方各佔三分之一。若在建設的過程中有超支,機管局會一力承擔。

4. 乘客如何承擔建造費?

機管局建議明年4月起向離境及轉機的旅客,每人收取180元「機場建設費」,為期8年,直至2023年第三跑道工程建成。

張炳良指,政府已經向機管局要求調低相關收費,並考慮短、中、長途航程徵收不同費用,並設立機制定期檢視收費水平。

雖然具體的機場建設費用暫未釐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受徵費影響,對於飛行成本約千元至二千元的短途旅客而言,即變相加價約一成。

5. 第三跑道的爭議?​

  • 林超英反對「三跑」

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曾經撰文,以英國希斯路機場使用新的航空交通控制系統,便解決空域擠塞問題,增加航班升降,認為本港機管局耗費巨資在海上建第三條跑道,動用人力物力填海,但加不了多少航班,是全世界最笨的方法。

林超英再以今年2月才啟用的廣州新白雲機場第三跑道為例,跟擬議中赤鱲角機場的第三條跑道一樣,都是與原來跑道平行的新跑道,也是專門用來降落的。

但白雲機場第三跑道啟用後,航班只增加15%,而不是原本預期的增加一半,認為要增加航班升降問題,關鍵還是在於解決空域問題,香港機管局應該汲取教訓。

  • 空域擠塞   三跑物無所用?

香港地球之友助理環境事務經理周月翔撰文指,建跑道有別於建馬路或跨海大橋。有路有橋便能行車,但飛機在天上飛,跑道只供升降,倘若天上無航道,那跑道便成了泊機的地方,得物無所用。

航道不足是因為珠三角空域擠塞,而有關的空域資源並不在香港的掌握中。機場管理局和民航處常強調,只要有跑道,自然有航道,因為鄰近的地方可透過談判讓出空域。但內地傳媒上周才引述民航處新聞稿,指香港不存在擴闊空域至內地。那麼誰來保證三跑建成後一定足夠使用。

  • 應集中國際樞紐?

中大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客席講師黃元山曾在經濟日報撰文《慎防兩大陷阱 免三跑淪大白象》指出,過去香港機場以優惠安排,鼓勵航空公司開闢新的航點,使飛往內地小城市(包括近在附近的廣東梅縣)的航班大增,佔用了寶貴的航道,使香港現時每機的平均載客量不到200個人,大幅低於當初預期的300多人。

他質疑香港機場是否應該和鄰居機場,如深圳機場,作分工,自己就集中經營成為國際航班的大樞紐?

6.  各界對第三跑道的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