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鏡泉:莫爭拗趕建「三跑」

City

發布時間: 2015/03/18 13:58

最後更新: 2015/05/05 15:32

分享:

分享:

獲行政會議通過的機場第三條跑道(「三跑」)預期於2023年建成,建「三跑」已是社會共識,但港府須汲取西隧的教訓,在「三跑」營運上爭取主導權,營建「三跑」。

耗資1,415億的「三跑」落成後,每年機場可處理客量約一億人次,貨量九百萬噸。反對建「三跑」的人士一直以環保、成本效益及其他理由,反對增建「三跑」,現仍有市民以「三跑」環評報告入稟高院,提出司法覆核。

諸多阻撓,其實還不及以下一大堆數字有說服力:機場現直接聘用6.5萬人,「三跑」完成,機場將直接聘用14萬人,而間接聘用近20萬人,總計34萬人。

2013年,機場客運量是5,990萬人次,比2003年倍增(上升了109%),全球排11;貨運量則達41.2萬公噸,貨值1.6萬億元,比03年增逾150%,全球居首。

如果兩個數字合併計算,就僅次於北京首都機場。2030年,港機場客運量將近一億(9,700萬)人次、貨運量890萬噸,沒有「三跑」,如何應付?

面對鄰近地區的機場,如廣州白雲和深圳寶安機場的優化工程,若香港不謀發展,便將失去競爭力,失其航空樞紐地位,就如香港貨櫃碼頭輸給深圳港口一樣。

「三跑」現建議以「用者自付,自行舉債」的原則,期望經營及興建都能自負盈虧,即向旅客徵收機場建設稅及發債,向社會集資興建。我們希望港府能汲取興建西隧的教訓,不應沿用商家「建造-營運-移交」(BOT)的模式,而要改由政府持有模式營建「三跑」。

上世紀20、30年代,列強在上海有很多租界,各設「海關」徵稅,自把自為,是否與今時香港個別公共事業的情況相類似?西隧之所以不能發揮「分流」作用,純因其過海徵費因私人投資項目因素而比其餘兩隧高。

若「三跑」興建及經營權以任何形式,落入商家手中,而政府無話語權,不能百分百控制,如何好好利用「三跑」,發揮香港優勢便成疑問,要發展出能威脅其他競爭對手的可能性亦更低。大家只要看看今時西隧,就可知若「三跑」落入商家手上的後果。總之,發債借錢會比引入股東的模式較佳。

汲取西隧的教訓,碼頭、隧道、鐵路、機場等基建這類寶貴的社會資源或競爭工具,實不應落入只求股東最大利益為依歸的商家之手。

商家參與,股東與社會利益的優次就一定有偏頗,現在過海三條隧道就是一例,若三隧都是政府擁有的話,「分流」應比今時更理想,但議員們當年卻「不肯」有此識見,預視到此困局,現反而要政府回購西隧!

部分立法會議員們短視,不理香港長遠發展與福祉,阻香港發展,已造成香港內傷,「三跑」便比前多付50億。政治議題上,他們會提出諸多法案與修訂,經濟上,卻不見得有甚麼創意。

當議員不肯看、或不看好幾十年後香港經濟發展的藍圖時,今時18歲票選他們的選民,將難免會以自己「揸兜」來付出代價。

原文刊於《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