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巨人」李光耀的3大迷思

City

發布時間: 2015/03/24 14:16

最後更新: 2015/05/06 11:13

分享:

分享: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內政外交同樣出色,新加坡一個小國能夠在大國環伺下,不但成功發展成亞洲四小龍之一,還能夠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實有賴李光耀高膽遠矚的目光和長袖善舞的外交手腕。

香港智明研究所顧問暨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碩士鄺健銘在《經濟日報》撰文稱,新加坡的外交政策是要增加與大國之間的聯繫,但又不失自主,保持獨立身份,推崇實用主義。

不過,文章指新加坡有輿論提到三個對李光耀的迷思,包括:

1. 新加坡的國家發展並非只靠李光耀一人,還得力於他的幕僚;

2. 新加坡的公共房屋計劃早至英殖時期的1927年已經開展;

3. 新加坡並非如政府常說的那樣資源匱乏,其海港與處於戰略位置便是一大資產。

全文如下:

回顧李光耀一生,不能不提的豐功偉績,是他為新加坡建立的一套外交策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李光耀精明與具連貫性的外交操作,是新加坡的其中一個生存關鍵。

新加坡雖小國 「能見度」勝對手

世界上,不乏缺乏各種資源、但仍能遊刃於大國之間、找到自己生存空間同時維持自主的小國。

例如人口只有3萬、比某些跨國企業職員數目還少、國家面積只有1.95平方公里的摩洛哥,先靠受歐洲鄰國限制的賭業起家,再將產業多元化,最終不用臣服於法國,在2007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比法國高,更因積極推動全球暖化議題而提升了國際發言權。

又或如夾在法國與西班牙之間、人口只有8萬的小國安道爾,議會享有自主,卻奉法國與西班牙為共同君主,藉此借力打力、平衡兩國勢力,以爭取更多生存空間。但新加坡的全球知名與能見度,其他小國卻難以相提並論。

戴卓爾夫人讚李 「領導人的領導」

在不少有關管治、經濟、發展的全球排名中,新加坡都名列前茅。一提起新加坡,很多人會立刻想到李光耀;新加坡也因此而贏得很多尊重,其中一個原因是,在不少國家領袖眼中,他是「領導人的領導人」(Lee Kuan Yew: The Grand Master's insights on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

例如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曾說:

在職期間,我閱讀及分析李光耀的每一篇演說。他一直都能穿透宣傳的迷霧,非常清晰地表達問題,以及解決之道。

不講意識形態 不信非黑即白

從立國起,新加坡的外交策略主要由李光耀與首任外長信那談比.拉惹勒南(Sinnathamby Rajaratnam)制定,往後的外交官員都以這些策略為基礎行事。

在李光耀眼中,外交是關乎國家生死的事,是內政的延伸。新加坡外交政策的兩大核心思想是:

  • 1. 新加坡是個脆弱的國家
  • 2. 平衡國際政治中的各種力量是新加坡的外交要務。

後者的主要操作方法是,增加新加坡與大國之間的聯繫,但在互動之中,不失自主,保持獨立身份;對問題的應對以不講意識形態、不相信非黑即白的實用主義為原則。

要增強新加坡的影響力、得到大國的支持,一是增加自身對大國的價值,二是聯合其他小國,壯大力量。

從立國開初起,新加坡增加自身價值的方式,是成為全球移民、人才與世界企業的綠洲、全球樞紐、與全世界做生意並且反共。

這個政策思路大致上沿用至今,2013年主張積極引入外地人口、引起本地人不滿的人口白皮書建議,便是由此而來。

另一個增加新加坡身價的方法,是靠李光耀建立起區域乃全球事務專家的聲望,很多政治領袖都會參考他的意見。

與大國打交道時,新加坡手腕靈活、願意廣結善緣,但亦不忘維持自己的獨立政治身份與主見、不流於大國附庸。

例如越戰期間,雖然新加坡認同美國在東亞平衡蘇聯力量的重要性,公開支持美國在菲律賓沿岸部署力量,也為美國軍隊提供康娛設施,但同時亦不斷批評美國在越戰中的處理手法、拒絕美國取代英國在新加坡設置永久基地。

李光耀曾公開對美國建言,指泰國是阻隔越南、老撾與柬埔寨共產力量的重要緩衝地帶。

以反共起家、刻意凸顯不是「第三個中國」以便掃清國內共產勢力的新加坡也能與中國做朋友。1967年李光耀對美國尼克遜說,與中國交往利處多得很。

但新中交往僅限於利潤很大的經濟聯繫之上,而且只要有中資機構犯了新加坡法規,新加坡也不一定會留情;60年代末,新加坡就起訴了中國銀行的新加坡支部。與中共保持一段距離,其實也有不得失美國、繼續吸引西方投資的考慮。

反共起家 與中台皆友好

1976年,李光耀首次訪華,就明確表明只會用英語溝通,以顯示新中之不同;去年李光耀更撰文,主張美國留在亞洲,以平衡中國的崛起。

文革之後,鄧小平上台,李光耀看準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機會,認為中國有可能會以「新加坡模式」為發展藍本,於是促進新中發展更緊密的關係。

但與此同時,新加坡仍與台關係密切,每逢閒時,李光耀會到台灣與蔣經國見面,他也因此成為鄧小平與蔣經國的傳話人。

與發展中國家結盟時,新加坡亦非毫無保留、一味和應。

盡管加入了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但李光耀僅對運動予以有限度支持,認為在共產與資本主義、美國與蘇聯二選一的問題上,新加坡可保持中立,但不能事事中立,有時需要抱持鮮明立場、採取主動,以保護國家利益。

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之時,李光耀就因眼見談判對新加坡經濟有潛在影響,而主動對英國作出談判建議。

網絡文章 對「巨人」3大迷思

不過,縱然李光耀極具遠見、治國能力很強,但如今天仍以「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is but the biography of great men」史觀為基礎、忽視各種脈絡因素,來評價李氏的一生,就難免不夠立體。

2013年8月,新加坡網站The Independent就有一篇題為Singapore Myths的文章,指出3大迷思:

  • 1. 新加坡的國家發展並非只靠李光耀一人,還得力於他的幕僚;
     
  • 2. 新加坡的公共房屋計劃早至英殖時期的1927年已經開展;
     
  • 3. 新加坡並非如政府常說的那樣資源匱乏,其海港與處於戰略位置便是一大資產。

2014年4月,East Asia Forum也刊登了一位澳洲學者的觀察,指新加坡50周年國慶臨近,正面對一場「歷史戰爭」,執政黨的新加坡史論述受到愈來愈多的挑戰。

例如2014年便有本新書,重構1963年李光耀有份策劃、拘捕扣留左派人士的歷史。隨着國民的國家意識增強、對國家歷史有更多思考,對李光耀歷史評價的不同看法大概會愈來愈多。

全文刊於《經濟日報》,標題經TOPick 修改,原題為〈務實平衡外交 李光耀壯大星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