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改變世界 比當大企業小鏍絲開心

休閒

發布時間: 2015/03/29 15:50

最後更新: 2015/06/17 18:16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WeLend官網)

在香港搞創業的,尤其在科網界,大多數是廿來歲的小伙子:好奇、熱情、聰明、敢冒險。

因為機會成本低,即使碰了壁、蝕了錢,大不了從頭做起,輸得起。但這位創業家卻不一樣。

他在名校史丹福大學MBA畢業後,加入花旗銀行當MT;12年後,成為渣打銀行東北亞地區主管。

有錢、有權、有地位,只要「做好份工」,繼續升職加薪不成問題。偏偏他竟放下這一切跑去創業,創的還是在香港最難發展的互聯網金融(FinTech)。

難度不在技術,而在法例太嚴、框架太多、既得利益者太財雄勢大,不願變。他叫龍沛智(Simon),WeLend創辦人,是第一位在香港搞P2P借貸平台的人。

2010年,他停薪留職陪太太到美國進修一年,開始孕育創業夢。

如果我繼續留在銀行,最高就有機會做到該行的CEO。但我發現自己又不是真的那麼渴望坐上那位置。但我創業,或許可以做一些改變世界的事,比當大企業的小鏍絲還開心。

回港後和朋友談起這想法,「十個有十個都唔支持」,反令他拿定了主意,做別人不做的事。 

(相片來源:資料圖片)

其實龍沛智擁有一般創業家「恨都恨唔到」的優勢,叫Founder/Market Fit。這種創業家對自己主攻的市場非常了解,具豐富的相關經驗與人脈,最容易找到Product/Market Fit,以新科技顛覆舊挸律,沒相關背景的對手,難以挑戰。

的確是。龍沛智從事銀行業十多年,從風險管理部分析員做起,一直做到私人貸款及信用卡業務的東北亞地區主管,都專注於「放數」。他太了解這個市場了。

「借錢來說,『平』和『快』是很難並存的,」龍沛智嘗試用三言兩語解釋給我這個門外漢聽:「銀行可以給予客戶比較便宜的利息,因為它會花很多時間做風險評估,徹查客戶信貸評級和還款能力,不能在三兩天內放貸應急;『財仔』借錢很快,唔需要見面,毋需收入證明,因為它完全不做風險評估,每人收五十厘息,但只要兩個裏面有一個還錢,就不怕蝕本。」

但WeLend顛覆之處,就是能做到又快又平,靠的是科技,一套他們稱為WeDefense的系統。

此系統運用大數據,收集借款申請人在社交平台、互聯網上的行為,作出評估;同時,系統亦會索取申請人的信貸評級及證明文件,三管齊下,能在分秒間,準確計算出申請人的還款能力,並給予媲美銀行借貸的低息,約3至25厘,遠低於「唔需要證明文件」的財務公司。

WeLend在2013年年中成立,半年內已批出逾一億港元貸款,至今貸款規模超過13億元。當中,大部份宗數借款十萬元以下,客戶以25-35歲年輕人為主。

龍沛智說,本地「無抵押借貸」市場規模達400億美元,WeLend的潛力巨大。

只可惜,他本來是一心做P2P借貸的,除了liberalize借貸一方,毋需透過金融機構借款外,還可liberalize投資的一方,讓他們收取穩定而較高息的回報。但香港的法例不合時宜,他們在證監的虎視耽耽下,步步為營,至今不敢在集資方面妄動。

但WeLend在內地有做P2P借貸,它以「我來貸」名義(WeLab),夥拍中國郵政在全國做農村貸款,走得比香港快多了。

香港以「國際金融中心」自居,來到「互聯網金融」的時代,招牌反成負累,令金融的升級轉型舉步維艱。

幸好龍沛智沒有放棄,和幾位做本地FinTech的朋友組織起來,不時向政府游說,做得幾多做幾多。

我希望有朝一日,所有人都不需親臨銀行借錢。

一個來自銀行的人,銳意打破銀行的壟斷,最不簡單。

***

相關舊文:
寫書計劃2015:啟動
寫書計劃2015:Lifehack 

全文刊於黃雅麗網誌「這雙手雖然小」,文章獲授權轉載。標題經TOPick 修改,原題為〈寫書計劃2015:WeLend〉。

撰文 : 黃雅麗 Leona 香港無綫科技商會執行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