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龍4招「智能」管理學 培訓新世代空姐

職場

發布時間: 2015/03/30 17:13

最後更新: 2015/05/08 10:01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港龍航空fb 專頁

為配合新世代終日「機不離手」的習慣,港龍航空革新培訓方式,加進科技元素,迎合新世代的生活習慣,設計出培訓新四招,包括透過手機App教授化粧儀容、辦比賽增工作滿足感,拉近導師及學員之間的距離。

港龍計劃今年共招聘逾200名機艙服務員,起薪點為1.6萬元,吸引不少80後、90後來應徵。

港龍機艙服務部機艙服務員培訓及發展經理鄧碧茜(Cindy)表示,新生代最少手握一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為求「speak their language」,近2年多用手機配合課堂內容,並用以下4招,來加強與員工的溝通與互動。

第一招:手機App教化粧儀容

港龍去年推手機App教授眼影、髮型基本儀容,若揀選爆炸髮型或顏色鮮艷的唇膏、眼影,對話視窗會彈出提醒。 (車耀開攝)

要成為空姐空少,其基本儀容要求一點也不少,Cindy表示,去年開發的手機App,能讓一眾機艙服務員,透過為模特兒化粧、設計髮型等,了解航空公司的儀容要求,若揀選爆炸髮型或顏色鮮艷的唇膏、眼影,會有對話視窗彈出提醒,讓員工課堂後以輕鬆方式,了解工作要求。

除遊戲外,手機App亦可讓員工自學普通話,透過錄低自己的聲音與標準發音加以對比,提高學習動力與興趣。

另設多種資訊,如課堂片段供重溫、健康餐單參考,員工亦可分享個人化粧、扮靚心得,猶如另一社交平台。

第二招:辦比賽增工作滿足感

吳琬珊(Flora)擔任機艙服務員培訓及發展專員近3年,現時亦為24名機艙服務員學員的班主任,負責關心及教導學員,她指為新世代員工着重工作的滿足感,因此在培訓當中亦加入比賽模式。

登機前讓乘客取報紙的「報紙車」成為其中一個比賽環節,以分組方式互相計時鬥快擺放「報紙車」,最快組別能於第二天的課堂測驗獲額外30秒時間以作獎勵,當眾肯定學員的表現,增加其滿足感。

港龍航空登機前讓乘客取報紙的「報紙車」亦成培訓其中一個比賽環節。 (車耀開攝)

除比賽外,Cindy指課堂亦會讓學員作主導,「給予他們成功的機會」。

第三招:開WhatsApp群組分享近況

港龍計劃今年共招聘逾200名機艙服務員,起薪點為1.6萬元。(車耀開攝)

Flora稱,在培訓中建立員工的關係,增加對公司的歸屬感,故培訓初期已開設WhatsApp群組,相約學員食飯、分享彼此自拍相片等,打破導師學員的關係,即使培訓結束亦繼續透過WhatsApp分享近況。

第四招:以理服人忌「一言堂」

曾有學員問「為何空姐要化粧?」Cindy稱,導師並非以「因為公司規矩」來回答,反而是從對學員自身利弊來分析,指公司制服為紅色,若無化粧會顯得較為憔悴。

新世代員工期望導師不止作教導的工作,更可成為朋友與同事,故港龍在培訓導師時強調,面對學員持不同意見時,先聆聽其意見與看法,並從對學員自身利弊作分析,解釋各種規則與要求的理念,能讓員工感受到被關心,切忌「家長式」教導。

吳琬珊常與學員以WhatsApp溝通,她看到學員喜歡自拍,又在模擬客艙中拍個不停,她便叫學員把近來最滿意的一張自拍照,貼在群組。吳琬珊更以自己的婚紗照作交換,只要20名的學員貼出自拍,她就貼出婚紗照,學員的反應非常熱烈。

吳琬珊稱:「在照片中可了解學員的嗜好和生活,例如學員抱着小狗就知道原來他有養寵物,從這些互動的方法來了解學員的背景,比每人站出台上一分鐘演講,更自然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