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雄:如何理智地批評宗教

休閒

發布時間: 2015/05/26 10:59

分享:

分享:

跟創馥合寫的《宗哲對話錄》終於寫到最後的第十章,很快便會完成初稿(全書約九萬字),不過,接着要修改潤飾和整理參考書目,可能每章之後會加一個「推薦閱讀」的部份;定稿後還要經過出版社審閱,因此,出書會是明年的事了。

其實,由開始寫第一章到現在,雖然從沒間斷,但已寫了一年半;我們不急於出書,不妨慢工出細貨,再待一年也沒所謂。寫作期間和創馥的討論令我對有關問題思考得比從前深入了,整個過程同時是合作、創作、和學習,所花的時間肯定是值得的。

這本書的基調是批評宗教,不過,我們的寫法並沒有一面倒,將宗教信仰者寫成無知或愚昧。對話裏的兩個角色「宗信」和「哲懷」(註)很多時候都旗鼓相當(我和創馥不是每一章都寫同一角色),各有理據支持自己的看法,而且最後也未必清楚在辯論裏誰勝誰負。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寫法刺激讀者思考,讓他們從而對宗教的各方面得出理智的判斷,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宗教信仰的難題和不合理之處在哪裏。

我認為這個寫法可說是理智地批評宗教。所謂「理智」,這裏有三個意思:
(一) 不受反宗教的情緒影響,即使自己對某些宗教信念或由宗教信念而引致的行為感到厭惡甚至痛恨,在批評時只著眼於論點,盡量保持頭腦清醒和心平氣和。

(二) 不能只是空泛地反對宗教,例如說宗教是不理性的或宗教對人類有害,而要明確指出批評的地方,例如某些宗教的反科學成份、神蹟之不可信、或苦罪的問題;論點要有理據支持,對方反駁時,便要有合理的回應。

(三) 要清楚意識到自己批評宗教究竟有何目的。我們的目的不是改變已有宗教信仰的人,令他們放棄宗教;也不是迎合其他反對宗教的人,所謂 preaching to the choir,以互相加強反宗教的立場。我們的目的是幫助那些沒有宗教的人,令他們經過思考後沒那麼容易墮入宗教的「陷阱」;要達到這個目的,便要採用適當的手段(這是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首先就是不要令讀者覺得我們霸道、自以為是、高高在上地批評別人的信仰,因而產生反感,聽不進我們的論點。

取笑宗教是很容易的事,但這樣做除了發洩情緒或滿足自己的知識優越感,不見得會對世界有甚麼貢獻。我們選擇了理智地批評宗教,即使影響力不過是微乎其微,也算是盡了點綿力。

(註)  原名「哲人丙」和「哲人丁」,後來覺得容易混淆,便起了這兩個名字;誰代表哪一個立場,相信不必解釋了吧。

全文刊於王偉雄的網誌「魚之樂」,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