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聶隱娘》奪獎  舒淇:侯孝賢連空氣都要拍

休閒

發布時間: 2015/05/26 11:56

最後更新: 2015/05/26 12:39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法新社、本報資料室

第68屆康城影展於香港時間25日凌晨舉行閉幕儀式及頒獎禮,台灣導演侯孝賢憑執導的《刺客聶隱娘》大獲好評,最終他亦憑此片摘下最佳導演獎,威盡康城。

《刺客聶隱娘》主角舒淇在 9 年前,同樣因侯孝賢《最好的時光》而踏足康城,這次她已不存爭獎壓力,只會盡情享受兩周假期,也盼在影展多看幾齣戲,擴闊演戲能力。

影展甫開始時,舒淇已到埗,為烏爾善的《鬼吹燈之尋龍訣》宣傳,之後再會合《刺客聶隱娘》主創團隊。這段期間,她心思思想睇其他競賽片。

我想睇姬蒂白蘭芝的《Carol》跟日本片《海街 diary》。

3 片同要角逐獎項,是要知彼知己嗎?

不,事實上我並不緊張,每一個演員或導演,都有自己風格和特色,希望多看別人作品,可理解不同文化,對自己也有裨益,能夠參展便很高興。

每天塗的是藥水

第 3 度跟侯孝賢合作的《刺客聶隱娘》,戲中她是唐朝秘密殺手,奉師命返回出生地,執行刺殺魏博節度使兼青梅竹馬情人田季安的任務。她形容聶隱娘絕非俠女,卻在無情跟人性之間,內心頻起波瀾。

《刺客聶隱娘》劇照。(相片來源:微博)

從電影所見,動作場面非常遏抑,全是短暫瞬間,似日本武士片風格,而舒淇說這是拍戲以來最痛苦的一部。

侯孝賢要求非常紮實的動作,雖然鏡頭內或看不到,但每一場都花很長時間去拍。動作主要由他設計,要不斷試才知道方向,體力要求極高,我常跟他說,其他女生每天灑香水,我塗的卻是藥水。

此角色外表沒情緒起伏,如何掌握也是考驗。

動作要有力度、速度,可是表情不能流露,很難拿捏。

她拍完此片本已筋疲力竭,只是緊接的《尋龍訣》又要應付動作戲。

我是抱着欠佳的身體狀態開鏡,但可能訓練慣了,反而頗能適應。拍動作戲,女演員份外傷身,有過這些經驗,我更佩服章子怡、楊紫瓊,想她們身上的傷肯定多我百倍,實在並不容易。

向梁朝偉打探侯孝賢

舒淇出道以來,中港台導演合作不少,她認同影響最深的仍是侯孝賢。

首次合作是 2001 年《千禧曼波》,將舒淇由慣拍商業片帶到另一山頭。

初生之犢不畏虎,還未清楚他的戲就接拍,當時剛好跟梁朝偉拍戲,就問偉仔侯導是怎樣的導演,他說把自己當白紙就可以。我不清楚能否做到,後來拍完後再看影片,跟想像中完全不一樣,原來我拍了一齣這樣的戲。

之後再接演《最好的時光》,演繹 3 個不同年代的女性,到今次的《聶隱娘》,難度一次比一次高。

現在好一點,大約猜到會拍甚麼,他的脾氣也沒以前般大,惟依然執着完美,更為高深莫測。我覺得,侯孝賢不止從男人角度去想,也有女性角度;而且不是只拍人物角色,畫面裏的所有元素,像雲、風、火、水,連空氣都是他要拍的東西,這對演員是最難捉摸的。

侯孝賢憑執導《刺客聶隱娘》摘下今屆康城最佳導演獎。(相片來源:微博)

因此舒淇喜歡跟不同導演合作,而不會以地域去分。

我從不去想這是甚麼市場的戲、要主攻甚麼地方?主要還是看人和劇本,在哪裏拍都可以。而且我甚麼戲種都想演,拍藝術片可理解影片的信息;《尋龍訣》又挺有趣,一大班演員都有默契,就可全情投入去玩。

至於獎項,舒淇不再給自己壓力。「能入圍已當贏。」

《聶隱娘》侯氏色彩仍強

就如王家衛的《一代宗師》,侯孝賢共製作了 8 年的《聶隱娘》,證明他並未向商業類型妥協。

影片改編自唐代作家裴鉶小說系列《傳奇》,相信經過侯孝賢大量改動,故事主綫雖簡單,惟劇情起承轉合很隱晦,全片節奏綿延而簡約,對白少,大部分是古漢語,當然有大量遠景、長鏡頭。

《刺客聶隱娘》劇照。(相片來源:微博)

侯孝賢關注的始終是人跟歷史的關係,影片對中唐年代背景極考究,角色起居如飲食、沐浴、奏樂均拍得仔細,又涉及道教跟藩鎮之間的陰謀鬥爭。

相對動作場面極為克制、靜態(沒叱喝聲、沒配樂),沒有因動作破壞全片詩意風格。李屏賓的山水景象拍攝具靈氣,侯孝賢沒顛覆傳統武俠片,卻以其固有風格突破了類型。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收費閱讀),標題經TOPick修改,原題為「【直擊】舒淇專訪 把我變成白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