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維園燭光是港人不屈服的決心

City

發布時間: 2015/06/04 12:02

最後更新: 2015/06/04 12:02

分享:

分享:

六四26周年是歷史上不能忘記的日子!「六四」事件發生以來,中港兩地追求民主的人多年來風雨同路,永不忘記、永不放棄,守護及追求歷史的真相。

TOPick 編輯綜合了3位「六四」的重要人物,聽聽他們的聲音:

1. 王丹

前八九學運領袖王丹在其社交網頁facebook發帖,指紀念六四不僅是為了中國,也為「反對中共擴張,表達抵抗到底的決心與意志」,呼籲同路人永不放棄對民主的追求。

他接受TOPick 訪問時更寄語港人,

維園晚會的燭光是香港精神標識,也是世界矚目的焦點,更是我的精神支柱。衷心期待這樣的燭光能夠在4日晚上匯聚成更大的海洋,讓北京當局看到香港人不屈服的決心。

王丹昨晚(3日)亦在其facebook撰文:

「明天,就是「六四」26週年紀念日了。中共和他們在香港以及臺灣的代理人們,最希望世界淡忘他們的罪行。就是因為如此,我們也不能讓他們順心。
 

「六四」作為冷戰結束的開始,它不僅僅是中國的事情,也是世界歷史的一部分,更是普世價值與專制極權對抗的標誌性事件。


因此,「六四」紀念其實也不僅僅是為了中國,而是為了反對中共擴張,表達我們抵抗到底的決心與意志。


如果,你認同我上述的理念,請你做一個具體的動作,表達對「六四」死難者的紀念,表達對中共的譴責,表達對民主價值的支持。那就是:


請你在今天和明天,把你臉書的大頭貼,暫時換成下面的圖案。讓臉書的世界在48小時呈現「天下圍城」的畫面。


請用這個小小的動作,提醒你周圍的人,對於所有的暴政,我們永不忘記;對於民主的追求,我們永不放棄!

拜託大家廣傳,並謝謝你們的支持。

2. 天安門母親張先玲

支聯會將在維園舉行燭光集會。天安門母親發起人之一張先玲表示,尊重學聯和部分團體缺席維園集會的決定,但認為內地和香港在民主路上,難以切割。

張先玲指出,相信不到維園的香港人,也不會認同屠殺行為,認為用哪種方式悼念、人數多少並沒有問題,最重要是平反六四的心並沒有改變。

3. 天安門母親尤維潔

六四事件發生至今26年,多名「天安門母親」成員已相繼離世,78歲的代表丁子霖亦因身體欠佳,交棒給現年61歲的尤維潔接班。尤維潔丈夫1989年6月4日凌晨踏單車到天安門中途膀胱中彈,不治離世。

天安門母親已製作錄音心聲,交予支聯會在維園燭光集會上播放。天安門母親新任發言人尤維潔接受本港傳媒採訪時表示,遺孀團隊將接力協助一班母親繼續爭取;又指只要六四未平反,希望香港人每年亦會在維園聽到天安門母親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