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為傳承 離棄冀求變

社會

發布時間: 2015/06/05 00:20

分享:

分享:

雨傘運動觸發港人今年有不一樣的六四悼念方式,有人經歷過警方87枚催淚彈,更感受到當年六四陣壓的悲傷,堅守維園燭光晚會,盼可傳承學運精神。

不過也有人因雨傘運動而反思自發運動的力量,選擇以百花齊放的活動方式,轉化六四的悲憤。

19歲、現修讀社工學系的大專生翁同學稱,參與佔領運動的經歷,驅使他今年首次參與晚會。他認為,佔中是分水嶺,令市民反思,若沿用舊有的方式抗爭,是否有效:「不過我的目的是悼念,所以選擇號召力較強的支聯會六四晚會」。

至於離棄維園燭光晚會,轉投其他悼念活動的市民,部分人都因為不滿支聯會「建設民主中國」的主題,認為口號及綱領的焦點模糊。

20歲出頭的施先生今年出席熱血公民舉行的六四集會,他認為純粹每年唱歌集會起不了作用,寧願以百花齊放方式悼念六四死難者。

每年參加支聯會六四燭光晚會的58歲曾女士,今年因家事未能出席晚會,但精神上支持。她對於不同團體「各有各做」感到可惜,「以前是和而不同,但現在卻是同而不和」。她分析,佔領運動令「民眾自發」的概念萌芽及擴散,既然自發的佔中運動都可有如此成績,已毋須再跟隨多年來不見起色的支聯會。

理工大學3年級學生蘇同學指,有人不同意支聯會集會的立場,但大家的敵人一致,所以沿用過往集會做法也沒問題。她認為雨傘運動後,市民發聲更多元化,會尊重不同理念人士在其他地方的悼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