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堯談「特首黑馬」:我一定不會做官

City

發布時間: 2015/06/12 16:06

最後更新: 2015/06/12 17:18

分享:

分享:

由被捧為沙氏英雄,至擔任中大校長,不足10年間,沈祖堯成為香港無人不曉的公眾人物。獲任校長以來,他連續4年穩坐八大校長排名榜之首(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及香港專業教育網每年調查),甚至在學生口中有「祖堯BB」的暱稱。

民望高企,形象親和,沈祖堯在政界更被傳是特首黑馬之一,雨傘運動關鍵時刻,他又一度走入學生當中任中間人,人氣時無兩,他曾撰寫的一篇網誌《我的中國心》,更被指是有意投官之舉。

雨傘革命期間,沈祖堯與學生對話。(相片來源:iMoney智富雜誌)

由沙氏英雄 變親民校長

啲人話我寫埋啲咁嘅嘢,一定係想做官啦。但我告訴你,我一定不會做官!

沈祖堯拉高聲綫、斬釘截鐵說,並着記者一定要記錄下來︰

我不懂亦不喜歡做,我只會做回醫生而已。


擔任校長後,沈祖堯未有放下教鞭,繼續任教醫學院五年班的學生,逢周六返醫院睇症,這份堅持背後原來有因,

因為做校長係好高危行業,隨時無得做,要即刻走,所以我都唔想丟低我的『鈴鈴查查』,第日唔識做。

去年才獲中大校董會續任校長,任期至2018年,不過校長唔易做,校長即使現時民望高企,也不忘自嘲一番,

民望如浮雲,靠唔住,可能一個禮拜就玩完。隨時有單甚麼事情發生,就要下台啦。

他更反問記者︰「無試過咩?」

沈祖堯(右)與馬斐森到佔中現場與學生對話。(相片來源:iMoney智富雜誌)

國民教育不能迫

沈祖堯上任校長以來,以開明親民的作風,獲得校內外好評,但也不是毫無批評之聲。2012年他發表一篇網誌《我的中國心》,曾被批對國情認識膚淺,不清楚內地黑暗面;又質疑他避談重要的六四事件。

雖然文章備受抨擊,沈祖堯無悔寫過這篇文,並道出寫這文的源起:

那時開始好多水貨客,有人在上水(抗議),舉牌寫着『中國人滾回中國』,我看到這句話好唔安樂,接受唔到,亦不希望我們的年輕人這樣說。

於是有感而發,寫下《我的中國心》,

我寫的都是我真心相信的,文中亦提到我起初對中國無感情,在英國殖民地長大,校章有個皇冠,在港大讀書,第一次有身份危機,是參加學聯旅行去歐洲。

當時在瑞士有個節目,表演者建議每個國家的學生站起獻唱歌曲。

我好尷尬,死啦,唱《God Save The Queen》還是《我的祖國》的時候站起身呢?

結果他一直坐着,發現自己的身份認同危機。

文化薰陶感染學生

去年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調查,顯示港人對「香港人」身份認同感上升,「中國人」身份則為2008年以來最低。沈祖堯指,中大不時到內地交流,一種是到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實習;另一種是到落後地區探訪賑災或建設,

這是很好的國民教育,讓他們感受到國家有好多地方有需要。

他指國民教育不一定要強制,反而藉文化薰陶、潛移默化,可感染學生,

例如我喜歡寫大字,飲中國茶,聽中國音樂,有這些文化薰陶之後,我不會否認自己是中國人,不需要一定讀課本,聽甚麼政策、讀十三大十四大。

談10大敏感詞

1. 社會爭拗  

一個社會這麼大,不會每事都完全同意,但大家是否可以包容同互相尊重?我不是說,政府所有工作都一定對,但亦不是一定全錯,大家討論時,有時去到人身攻擊,我覺得沒有這必要。

2. 粗口歌  

其實我未聽過(嶺大)個演唱會,所以不太清楚,但你問我個人當然不贊成講粗口,用粗口侮辱人就更加不會贊成啦。

3. 中國人滾回中國  

我見到有人拿起個牌寫着『中國人滾回中國』,看到這句話我好唔安樂,接受唔到,真係講唔出,亦不希望我們的年輕人咁講嘢。 

4. 廢青  

在佔中之後,有些學生告訴我,社會對佢哋評價低了,好多廢青這類Concept。我覺得這些趨勢是無補於事,不會令年輕人跟社會主流融合返,反而會愈來愈分隔,所以希望俾多點時間後生仔。

5. 公關伎倆  

很多人指我PR伎倆很好,但我想澄清,我跟學生聊天並不是公關活動,而是真心有興趣跟學生接觸,否則不用去那麼多次,每次都叫記者採訪啦。

6. 國民教育  

這些不可以勉強,例如我喜歡寫大字,懂得唐詩宋詞,欣賞中國畫和音樂,會讀《三國》、《紅樓夢》,有這些文化薰陶,不需要讀甚麼十三大十四大,自然潛移默化,不會否認自己是中國人。

7. 高民望校長  

民望如浮雲吧,靠不住的,可能一個星期就玩完啦!

8. 本土派  

我覺得只是小部分人,起碼以我接觸的中大學生,只是絕少部分。我相信他們的想法是有一種憤怒在裏面,對香港和看不到自己將來出路,所以希望給年輕人多一點時間,其實我們年輕都激動過。

9. 內地交流  

每間大學都做很多內地交流活動,不過佢哋(學生)抗拒的是一定要去做,其實如果不是強制,反而效果會好一點。

10. 做官  

我告訴你,我一定不會做官!你一定要幫我寫這句,因我不懂亦不喜歡做官,我只會做回醫生而已。

(節錄)

全文刊於《iMoney智富雜誌》第398期(收費閲讀)

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

撰文 : iMoney智富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