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炒魷」後第一時間要做的6件事

職場

發布時間: 2015/06/25 19:04

分享:

分享:

人在職場江湖,天總有不測風雲,如果今天不幸地遇到被解僱的窘境,第一步應如何反應?

首先,先告訴自己被裁的原因不一定和能力有關,有很多狀況是自己無法控制的,不要將被解僱當作缺憾與失敗,反而可以當作一次轉換與改變的機會。

在Atrium Staffing擔任社群媒體經理的Allie Basilica在LinkedIn上撰文建議,面對被解僱的困境和徬徨,可以先做以下六件事。

1. 善加利用新職介紹服務

部分公司會提供被裁員工就業諮詢與協助服務。有些美國與香港的公司,會和專業的新職介紹、企業顧問公司合作,協助被遣散的員工練習面試技巧、修改履歷、分析就業市場、諮詢薪金概況、推薦新工作機會。

一般而言,這項服務會是整個裁員計劃的一環,但這項服務並非隨時都能接觸到,倘若你有考慮過這項服務,儘速與服務提供者保持聯繫,以便充分利用這項資源。

2. 與財務顧問會面

是否進行這個動作,必須取決於個人情況。倘若得知公司的裁員計劃迫在眉睫,可以先向財務顧問請教、諮詢,目前自己或家庭的財務狀況,實際上可以支撐度過多少沒有工作的日子,估算自己有多少時間尋找下一份工作,並規劃搜尋工作、瀏覽資訊的時間。

此外,妥善的財務規劃也可以幫助計算這段找工作的過渡時期,是否必須省吃儉用。

3. 更新履歷

事實上,履歷是必須隨時更新的,但許多人總是把更新履歷列在「等我有空再做」的清單上。Basilica建議必須讓自己隨時處在準備好的狀態,當你在工作中完成某項成就、剛結束某個重要專案時,對自己負責的工作範疇、成效、成功細節瞭如指掌,也利於撰寫。

若過了一段時間再更新履歷,對於工作細節的記憶已經模糊,撰寫履歷時大部分的時間都浪費在回憶上。

4. 更新LinkedIn檔案

和前述履歷不同,LinkedIn上的個人檔案,是可供各方人士搜尋的公開履歷。確認LinkedIn個人檔案內容已經包括你會的技能、獲頒獎項,以及所有成功經歷。試著思考,如果你是獵人頭公司或是人資,會用什麼關鍵字搜尋需要的人才?

此外,撰寫LinkedIn檔案時還要注意兩件事。第一,一定要將目前工作職位寫在個人檔案上。因為許多工作招募者會用「目前職位標題」篩選他們需要的人才,如果沒有標上,在求職者中的第一波搜尋中就被篩掉了。

第二,不要在工作經歷與標題中使用「待業中」、「被解僱」的描述,這些描述無法為你加分,也無法增加獵人頭公司、人資搜尋到你的機率。

5. 善用人脈

Basilica建議適當的告訴部分朋友你被裁員的消息,這並不是意味着要去登廣告昭告天下你失業了,而是善用人脈找下一份工作。

想想人脈網絡中,哪個朋友在你有興趣的公司工作?誰最近提過哪個公司在招聘新員工?有計劃地和這些朋友會面、約個午餐聚會,聊聊近況並和他們提出你的工作需求。

只是和朋友約喝酒,發洩被裁員的憤恨情緒,對尋找下一份工作完全沒幫助。

6. 為自己留點時間

如果財務狀況允許你放空休息一、兩週,那是再好不過的了。經歷裁員、尋找新工作的焦慮與徬徨,你可能渡過一段十分煎熬的時期。可以利用這一、兩週的時間好好沉澱,設定新工作目標,將身心狀態與思緒都調整好,做好準備迎接下一份工作的挑戰。

全文刊於SmartLinkin商務社群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