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再加新字 Twerking 究竟點解?

City

發布時間: 2015/06/26 12:25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Getty Images

英國牛津英語字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公布年度新字,近年由美國女歌手Miley Cyrus帶起熱潮的「煽情熱舞」(Twerking,也譯作「電臀舞」),入選成為今年的500個新字之一。

意為性挑逗舞蹈

字典解釋,Twerking是帶有性挑逗意味的舞蹈,臀部和髖部猛烈擺動,同時採取低蹲姿勢。

字典研究指出,「Twerking」的由來可追溯至19世紀初;「twirk」最早在1820年被當作名詞使用,意指一種轉動或是震動的動作(twisting or jerking movemnet)。

Webisode即網絡劇

其他新字包括Webisode(網絡劇)、twitterati(特推粉絲,即Twitter用戶)、「e-cigarette」(電子煙),以及「fo shizzle」(英語的「for sure」,即肯定)等。

除此之外,有沒有想過網絡潮語亦可以加入字典?《韋氏字典》以往也曾加入如selfie (自拍)等網絡用語。根據《TIME》報道,《韋氏字典》的編輯在官方網誌上表示即將加入約1,700個新字,更舉出當中的網絡用語,TOPick 編輯綜合其中6個「新字」:

1. WTF

即「What the f—」,你懂的。WTF 多用在表示驚訝錯愕或不解的情緒。對於《韋氏字典》把WTF 收編入字典,相信不少人都感到WTF。不過也有人在被父母發現自己說了WTF 時,故意曲解成「Welcome To Facebook」或「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以圖瞞天過海。

相片來源:設計圖片

2. emoji

源自日本詞語,即表情符號,一些用來表達作者態度的細小圖案及符號。這個「新字」相信對港人而言絕不陌生。

3.meme

一些在網絡上突然爆紅的意念或行為,以往曾經流行的「趴街」照片等也在此列。

4. photobomb

即「亂入」,一些破壞相片和諧和美感的元素,在網絡上多是合照中突然「入鏡」的路人,帶有灰諧效果。

相片來源:YouTube 影片截圖

5. NSFW

即「Not Safe For Work」,對於上班族而言,在公司上網很容易會瀏覽到不合適的文章或網頁,而NSFW 便提醒這各位打工仔要小心小心。

6. clickbait

相信不少人也曾遇上的「點擊誘餌」,這些超連結故意引人點擊,並連到騙子網站。

7. macaron

近年受市民追捧的美食法式馬卡龍,在兩塊小圓餅之間夾有果醫及奶油等餡料,加上豐富的顏色,十分人見人愛。

相片來源: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