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我修讀的7個死亡學分

休閒

發布時間: 2015/07/01 15:35

最後更新: 2015/07/02 15:58

分享:

分享:

假如你的生命進入最後限期,你會如何好好利用餘下的日子看待死亡?Google前大中華區總裁、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昨天(30日)舉行了他的新書《我修的死亡學分》發表會,並將演講稿上載到他的facebook上,當中談及了他是如何在自己罹患四期淋巴癌和面臨死亡期間所學懂的7件事,而他把他們稱為「7個學分」。

相片來源:李開復facebook

1. 健康無價。

李開復稱,自己以前的生活無論是在飲食,睡眠和運動方面都十分不健康,每天起床就是回復Email,證明給員工睇自己努力工作。

生病以後,才深深體會到,其實健康失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生命最重要,健康和生命是一樣重要的。

他指,健康生活不一定要放棄自己的事業,工作的同時也不忘要抽時間維護自己的健康,若沒有了健康這個基礎,其他擁有的東西都沒有意義。

2. 一切的事物的發生有它的理由。

病痛讓李開復明白很多事情發生了,且不要怨天尤人或責怪自己,可以把事情當成一個因由,而我們需要學習怎樣去處理,任何你認為是災難的東西都可以引發你去學習別的事情。

3. 要珍惜我們的緣份,學會感恩和愛。

李開復反思,自己每次因工作而搬家,對家庭影響很大。(YouTube截圖)

李開復表示,他之前為顧事業而忽視了對家人的關愛,患病後的他,才理解家人對自己的愛是無私的,他開始正視自己在這方面做得不足,所以衍生要改變的念頭。他認為的改變有三個層次,最基本的是別人對你好,你感覺到了這是感恩,再稍微好一點的是別人對你好你要回報他。第三個層次就是主動不要求回報付出關懷。他也決心要花更多的時間在家人身上。

4. 學會如何生活,活在當下。

李開復的母親因病失去記憶,他因沒機會向母親表達愛意而感到後悔。(YouTube截圖)

李開復稱,自己得悉癌症已經是淋巴癌四期,意識到自己的生命並不長了,他於是將自己看作是只有100天的生命,學習把每一天都過得特別,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無論是陪家人還是花些時間在研究花草的瑣碎事上,而不是把精力全部都分給工作,這樣的日子即使是有限,但也讓他感到充實和快活。

5. 經得住誘惑。

李開復與已故父親昔日的合照。(YouTube截圖)

李開復指出,自己的父親曾留給自己10個字:「有容則乃大,無求品自高」,示意讓他不要愛上名利。而他卻表示自己以前雖像是在鼓勵年輕人,想要提升自己的影響力,幫助世界。但久而久之卻發覺自己原來早已偏離軌道,過度追求名聲。

6. 人人平等,善待每一個人。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病痛是不會挑選人的,這也是李開復從中學習到的。生活也是如此,你的生活圈子不是只有一些頂尖的人士,即使是一個普通人都是你組成你生活的重要部分。所以他指出,我們應該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以同等的目光去看他們,以同樣的態度去和他們相處或者是幫助他們。

7. 我們的人生究竟是為什麼?

李開復患病後決定多與家人相處。(YouTube截圖)

李開復建議,每個人都應該理清生存的意義,不需要背負着改變世界的重任。只要守好本分,待人真誠,學習著讓自己成長,這就是對世界最好的回饋。活着就好好體驗生活,要認清生命的價值。每個人也要感謝那些傷害過自己的人,是他們讓自己認清自己的不足,繼而學會提升自己。

李開復最後總結,自己經過這七個教訓後,意識到珍貴的生命旅程應保持初學者的心態,對世界有兒童一般的好奇心,好好體驗人生,讓每天的自己都比以前有進步有成長,不要想著改變他人,做事問心無愧,多感恩和愛你周圍的人。對人真誠、平等,這樣就足夠了。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能如此,世界就會更美好。

以下為李開復參與製作的紀錄片《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