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緊食油有害物標準 與國際看齊

社會

發布時間: 2015/07/07 23:34

最後更新: 2015/07/08 00:10

分享:

分享:

劣質油風波發生後10個月,港府昨建議收緊食油有害物質標準,與國際標準看齊,將影響供應。有飲食業人士料內地部分食油未能入口,而檢測成本增加,或轉嫁消費者。

港府立例規管食用油,並擬收緊就食用油脂的安全標準。根據修訂建議,參照食品法典委員會,食用油脂所含的金屬雜質「砷」及「鉛」含量上限,分別由每公斤0.14至1.4毫克,及每公斤1至6毫克,均收緊至每公斤0.1毫克;同時收緊芥花籽油等低芥酸的芥酸建議上限,至以重量計所含脂肪酸的2%。

另外,就食用油脂中的致癌物「苯並[a]芘」,港府亦收緊,建議由現時與內地標準看齊、每公斤食物不得多於10微克,提高至不得多於5微克,與歐盟看齊。

對於收緊安全標準會否增加營運者成本,署理食安專員何玉賢表示,收緊標準時已就「可合理做到的盡可能低水平」作出考慮,對市民亦有好處;他以苯並[a]芘為例,收緊標準後,不合格的食油樣本將由現時的1%增至5%。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業界整體贊成政府規管食用油建議。但他說:「生產商和進口商需入口食油時進行檢測,成本自然增加,食肆買食油成本亦隨之增加,不排除加幅由消費者承擔,但暫時未能預計加幅。」黃指本港食肆現時大多用內地、北美和泰國食油,若當局提高現有食油標準,相信部分內地食油未能入口本港,食肆需改用其他食油:「內地食油價錢可與北美食油相差3至4成,相信對中小型食肆,尤其酒樓影響較大」。

收集廢食油生產生物柴油的倡威科技有限公司營運總監黃耀光表示,支持政府規管回收和出口廢食用油,稱即使需申請牌照和領出口許可證,手續繁複也不介意,因可防止廢食用油重流食物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