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容:自救之道

休閒

發布時間: 2015/08/12 00:37

分享:

分享:

從「等埋發叔」到「等埋首副」,前者令人捧腹大笑,後者叫人搖頭歎息,當中盡顯建制派的笨拙。

無論如何,政改爭拗已暫告一段落,但港大鬧劇仍是個現在進行式,學生又搬出個熟悉的口號:

自己學校自己救

近年,自救成為非常流行的口號,但如何自救?看來,亦沒有甚麼良方。年輕人愈想做點事,卻愈見有破壞、沒建設。可能太浮躁了,火遮眼之下,只落得有勇無謀。

例如雨傘運動後,為何聲討學聯、退出學聯?

大專界立時成為一盤散沙,變成沒有方向的游擊隊,遇事一味搞衝擊,雖則衝擊也不一定錯。就以衝擊港大校委會為例,既然已成功闖入會議室,傳媒的鏡頭亦對準了莘莘學子,此刻,與校委會成員當面對質,說出你們的道理吧!

給傳媒幾句有意義的 sound bite,贏取大眾的理解和同情。可是,你們只懂重複場外的吶喊:「可恥、可恥」,繼而採取肢體語言暴力,其後又指有需要以武易暴。

唉!你們是有腦袋的,為甚麼要用拳頭?

那些出沒在校園的猙獰人物,小心他們向學生煽風點火,視校園為政治鬥爭平台。

請愛護我們的孩子。但,事後聽聞有委員早料到學生會沉不住氣搞衝擊,好,請君入甕。可悲啊,作為長輩,應聆聽他們的心聲,為他們提燈,而不是見死不救、落井下石。

指摘他們,不會顯得你們高尚,反之,你們的行為是最壞的身教。

曖曖昧昧、遮遮掩掩,說甚麼保密制,卻有人有心洩露來打擊政敵,慨歎保密制已逐步瓦解。其實,只要按程序,選賢以能,誰可非議?

即使中途有變更,道出原委,光明磊落,何需以「等埋首副」為由作狡辯,企圖卸膊,真的不是大丈夫所為。

有人建議,李國章和陳文敏同時引退,重新洗牌,這未嘗不是一個刻下的解決之道。畢竟,校園內外政治的拉扯,已令很多問題複雜化。

全文刊於《經濟日報》(收費閲讀)。

撰文 : 張翠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