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小心!手麻痺是腦部中風先兆?

休閒

發布時間: 2015/08/14 11:50

分享:

分享:

長時間使用滑鼠卻沒有休息和做伸展手部運動,很容易造成勞損。(資料來源:本報資料室)

都市人有手麻痺的情況十分普遍,由於痺未至於痛,患者也未必即時求醫。其實,手部麻痺的成因絕非單一,必須先了解根源,才能找對治療方向。

好端端手部麻痺,可能是健康響警號。骨科專科醫生王嘉暉直言,手部麻痺通常有幾個原因。首先,人的神經綫從腦部開始,經過頸椎落到腋下、前臂再直落手指,由於這些神經綫經過多個身體結構,不同病變會影響感覺的傳導誘發麻痺。

最常見的例子,手痺為腦部中風的先兆;頸椎退化或生骨刺壓住神經綫也會造成手痺,情況沒有改善,中樞神經受壓,影響下肢活動能力,如步履不穩、失禁等。

長時間使用滑鼠卻沒有休息和做伸展手部運動,很容易造成勞損。(資料來源:本報資料室)

短暫的周六夜麻痹

手臂入面的橈神經(Radial Nerve)長期不動,到第二天睡醒過後,手腕及手指無法動起來,此情況稱為「周六夜麻痺」(Saturday Night Palsy),名字來自外國,因很多人在周末喝醉酒回家睡在沙發上,手臂卡在床邊或手枕上而長時間(超過數小時)壓到橈神經,使其失去功能,但通常不久後回復正常,不用太擔心。

有沒有試過手肘內側受到撞擊時,整隻手都又痺又痛?這是撞擊尺神經的結果;手肘對落的手腕,如長期壓着在這裏通過的正中神經綫,會引致腕管綜合症,徵狀包括由拇指起,食指、中指及半邊無名指頭有麻痺感,嚴重的話,拇指底部於掌心的大魚際肌肉(俗稱雞髀肉)會萎縮,影響拇指活動能力及力度,難以控制筷子、寫字、扣鈕等。

與姿勢有密切關係

在辦公室工作的上班一族,有坐姿不正確,可會帶來手痺。

頸椎受壓,與長期對着電腦低頭工作的姿勢有關。腕管綜合症更是基於經常使用滑鼠,手腕需要不停重複同一姿勢,令到手腕腱鞘長期受磨擦而引發。

另外,正常睡眠時會轉動身體,但夫婦入睡時,男士愛打開手臂攬抱伴侶入睡的姿勢,長時間被枕邊人壓住橈神經而第二朝出現手痺,如周六夜麻痺問題般。

尺神經會繞過手肘,為上半身三條主要支配神經之一。(資料來源:本報資料室)

隨着智能產品普及化,近年人人都經常低頭玩手機,有機會造成頸椎受壓。頸椎本身有固定生理弧度,姿勢不良使這個生理弧度錯位,造成椎間盤突出甚至長骨刺。

不論大人和小朋友,每當使用手機一會兒,要休息一下並做伸展。

另外,手痺的部分原因與人體整體神經綫發生問題有關,例如患上糖尿病影響、中重金屬毒,都會引致手腳麻痺。有些人神經綫系統出錯,四肢麻痺,與其他問題引起的單手麻痺很不同,需要盡快求醫。

王嘉暉醫生表示,手麻痺可大可小,情況持續宜盡快求醫,找出因由。(資料來源:本報資料室)

求診前 想一想

王醫生表示,香港人有手部尤其手指麻痺的情況普遍,求診者多數表示不了解因由。其實手痺是一個徵狀,醫生會先逐一拆解問題的背後原因。

了解手指痺的位置分布,例如受影響的是哪一條神經綫,如拇指、食指、中指及半邊無名指頭麻痺,與正中神經綫受壓有關,尾指則與尺神經有關,手背麻痺則與橈神經有關。由此可見,手指由中正神經、尺神經及橈神經 3 條神經綫做主導。

麻痺的時間亦可作參考,腕管綜合症患者,通常晚上入睡後特別感到如火燒的痺痛,患者可能會扎醒,要鬆一鬆手才感到好一點。頸痛人士每當側頭時,神經綫被夾而產生麻痺。另一方面,手的神經綫除了帶來麻痺感覺,還會主導肌肉的力量,所以患者有需要接受力量檢查,以進一步了解肌肉是否受到影響。

他提醒,手麻痺患者求診之前先思考幾個問題:

痺的位置在哪?每日哪個時間痺得最多?日間還是晚上?痺的感覺如何?像火燒還是蟻咬?如身體活動時,包括轉頭、轉膊、舉手,會否特別痺?讓醫生掌握更全面的資料。

有些人以為手部麻痺是小問題,但神經綫受壓日子愈長,愈有機會懷死及萎縮,影響上肢的運用,故此勿掉以輕心。

運動紓緩麻痺?

手痺發生時,透過運動能夠消除麻痺感覺?王嘉暉醫生說:

不一定,如果運動 2 - 3 周內手痺得到改善,可繼續觀察,否則應盡快找醫生檢查清楚。

治療方面,視乎問題而對應治療,包括藥物、物理治療、手術等。當然,想預防頸椎退化、腕管綜合症等,多做針對上半身包括頭、頸、肩膊、手臂、手腕、手掌等部位的伸展運動是不二法門。

全文刊於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