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葒:讓座的道德

City

發布時間: 2015/09/03 20:44

分享:

分享:

以前香港年輕人的不道德是不肯讓座,如今香港年輕人的不道德是必須讓座。

年輕人不給老弱病殘孕讓座固然不道德,但讓了座也不一定道德。

因為真的要講讓座的道德,並不是只看他有沒有從座位上站起來讓別人坐下這個行為,還要看他讓座的真正動機(比如說,假如有年輕人收了錢才肯讓座,那雖然有了讓座的行為,也是不道德的)。

康德會這樣說,如果你讓座給老弱病殘孕並不是出自你真誠相信那是你應盡的道德義務,而是出於擔心自己會被記者拍照,被網民發帖取笑,被乘客指摘批評,那麼你的讓座依然是不道德的。

在網絡媒體批判公審的威脅壓力下,今天的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人)即使再不情不願,即使心中沒有對任何老弱病殘孕的禮讓之心,也不得不起身讓座了。

他們這種形式化的讓座(有時甚至會刻意有位子不坐),並沒有使自己變得更道德。

但是,以康德的道德律來要求年輕人並不公平,因為不要說香港,即使放眼世界,能夠遵守康德道德律的成年人,又有多少呢?

那些站在道德高地拍人照片的記者、指摘人的乘客、發帖嘲笑人的網民,很可能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年輕人愛上網,網絡和媒體的公審壓力對於他們,一定比那些公園阿伯、廣場大媽都大得多。

故在港鐵車廂內,to 坐 or not to 坐,to 讓 or not to 讓,已成為一個讓年輕人比哈姆雷特更為難的抉擇問題了。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收費閱讀) 

 

撰文 : 陳葒 補習社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