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樂偉:韓國女工的血汗故事

City

發布時間: 2015/09/15 10:29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 : 鍾樂偉facebook

說起電影力量,從來也沒有國家敢輕視現時韓國電影工業實力。

韓國電影從昔日的 60 年代的戰後階段重新起步,雖然到了 80 年代曾經因為開放外來電影至韓國本土市場,以致韓國國內電影不容招架而失去其影響力,但到 90 年代的韓國新電影時代來臨,一批接一批的新晉導演為韓國電影帶來新景象,再加上政府推電影工作的振興支援,令到韓國電影成為當下韓流中最中堅發展的勢力。

近年,不少韓國電影於國際電影頒獎禮上取得優秀成績。最近,一位名叫「林興淳」的韓國藝術家與電影導演,憑著一套講述韓國與亞洲女工的紀錄片,為他取得了 2015 年意大利威尼斯雙年展中新銳藝術家的銀獅奬,這也是韓國人於這個全球歷史最悠久的藝術展中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這套紀錄片,名為「Factory Complex」。

林興淳的紀錄片《Factory Complex》講述了一班於韓國歷史上被遺忘了的人:女性工人,而這批工人都是主要於當時韓國最大,位於首爾九老區的「九老公團」工作。「九老」區位於首爾的西南部,80 年代以前都是屬於首爾永登浦區內。

對一般上了年紀的韓國人提起「九老」區,他們大多都只會聯想到那一地帶的工廠。60 年代韓國經濟於獨裁者朴正熙領導之下,大力推動國家發展工業,因而從 60 年代起韓國經歷高速的工業代過程,大量工廠於那個年代興起,首爾「九老」區的「九老公團」就是於那個時代冒起。

首爾的「九老公團」建於 1967 年。那裡的工業區,主要是紡織業、成衣業、造假髮與收音機等輕工業的工廠,大多都是聘請年輕女工為主。

這些女工每天工作 12 小時以上,多是因為要養活家人與兄弟姊妹,而被迫提早出來社會工作。當時,工廠環境條件極為惡劣,一方面因為機械發出的聲音實在太大,女工們根本無辦法於工廠內交談,而且燈光也是暗暗的,結果連身邊的同事也難以看得見,可見連最基本的勞工保障也欠奉。但為著糊口,這些女工也是逼不得已地每天過著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工作。

但是,就是因為她們竭盡全力地工作,70 年代那時,「九老公團」所生產的貨品,對韓國整體的國家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地方,全盛時期「九老公團」的生產量,佔韓國國家出口的 10%,足見出她們於韓國所謂的「漢江奇蹟」中,擁有無比的貢獻。

1977 年出版,韓國其中一本最家傳戶曉的小說《矮子》,作者趙世熙也曾經說到,書中故事藍本講述的工人於工廠區工作的苦況,全都是他於「九老公團」曾經所目睹的一切現實片段。最後,趙世熙以該矮子於工廠的煙囪自殺,來控訴當時韓國政府與社會,對發展主義的迷戀及對人命的漠視。

然而,經歷 70 年代的工業興盛景象之後,首爾「九老公團」於 80 年代中期起,隨著韓國的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輕工業的式微下,慢慢失去其對韓國經濟的貢獻。其後,韓國政府為著經濟產業轉型,也陸續把「九老公團」的輕工業市場,改為發展化工業與高增值產業,輕省了勞動力的需要。

結果,昔日女工出入「九老公團」的畫面,也開始成為韓國歷史的一部份。接踵而來的,是來自中國企業的投資,還有其他西方公司的新發展方向,把「九老」區改變為中國移民與外國人生活的集居地。

後來,韓國應對了 1997 年的 IMF 經濟危機,決定把已失去繁華色彩的「九老」區重建,把原來的公團拆毀,並迎來了創新科技的新趨勢,於 2000 年建立了「首爾數位產業園區」。

雖然舊日的「九老」女工影像已不復再,但為了不會讓這段為國家貢獻的歷史消失,首爾市政府決定於「九老」旁邊的衿川區,建立了「九老公團勞工的體驗公園」,希望令新一代的韓國人,可以透過參觀公園內的各個仿照昔日工廠內的設施,也能體驗出當年的工廠女工工作生活的苦況。

從「九老公團」女工出發,林興淳不單只是於電影內探討了韓國國內的女工問題,更也推而廣之,把鏡頭擴展至其他亞洲國家的女工,包括越南與柬埔寨等等。

原文刊於鍾樂偉facebook, 獲授權轉載。

撰文 : 鍾樂偉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全球研究課程助理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