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雄:三本書是三個世界
發布時間: 2015/09/20 11:49
我看書不是看完一本才看另外一本的,而是同時有幾本書在看,少則三本,多則五六本。拿起一本書,我最多看四十五分鐘,然後換另一本看;如果有三小時的看書時間,我通常會先後看了四五本書。
對我來說,這是最佳的看書方法 --- 看得最快、吸收得最好、也記得最多。當然,這個方法不是人人適用。
最近看的其中三本書,形成一些有趣的對比,值得談一談。第一本是以色列歷史學家 Yuval Harari 的暢銷書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剛剛看完,整體評價是:非常有趣,前半比後半精彩,雖然馬虎和過於臆測之處不少,但仍然值得一讀。
第二本是旅美中國學者陳懷宇的《在西方發現陳寅恪》,剛開始看。早前我要求一位朋友推薦幾本中文書給我看(這位朋友其實應該稱為「網友」,因為我跟他素未謀面,只在網上認識),他推薦了三本,陳懷宇的是其一;由於我對陳寅恪一向甚感興趣,於是便先看這本。
這本書假如不是這位朋友推薦的,我很可能看幾頁便作罷,因為作者的文字沙石甚多,看得我相當不舒服;不過,基於我對推薦者的信任,我還是看下去了,so far so good。
第三本是美國著名哲學家 Nelson Goodman(1906-1998)的Ways of Worldmaking,1978年出版;這本書是我於1990年歐遊時在倫敦買的,全本看過一遍,還留下不少記號,但書的內容我現在已忘記得一乾二淨了!
不過,有一件事我倒記得,就是我當年跟博士論文導師 Barry Stroud 談及此書時,他對 Goodman 在書中表達的哲學觀點很不以為然;由於我當時完全信服 Stroud,因此再沒有把這本書放在心上。
這學期我們系內的讀書組有同事建議看這本書,其他同事大多贊成,於是我也只好重看;誰知一看之下,發覺原來 Goodman 的觀點十分契合我現在的看法,很能刺激我的哲學思考;在讀書組討論時也拼出不少火花,過足哲學論辯的癮。
這三本書,可以說是三個不同的世界(Goodman 所說的 "worldmaking" 意義下的「世界」)。Harari 提供的,是一個宏觀的歷史視野,沒有甚麼論證,細節亦闕如;然而,即使你不全盤接受 Harari所說的,他提供的視點仍然能令你看到一些在人類發展史上重要的、以前從未為人注意的重要方面。
陳懷宇談的主要是陳寅恪這個人,追求的,是這個人一生的真相 --- 陳寅恪一生的大事和有關的細節;因此,這本書注重的,是求真。在書裏,陳寅恪的一生固然是放在東西方學術交流和相互影響的大脈絡裏,然而,書的精神始終是力求呈現真相的細節 --- 從細節建立大體,再從大體了解細節。
Goodman 追求的不是真相,而是 understanding。他提供的,是大大小小的概念分別,但這些不是「為分而分」的概念分別,不是學術遊戲,而是能幫助我們對自己所處的(種種)世界有一個系統的、追本溯源的了解;在這種了解裏,細節不重要,洞見(insight)才重要。
一葉障目,只專注於自己學術專長研究的學者,越鑽越深,其實也同時是變得越來越狹隘,以為從自己的視野可以看到真相的全部。多涉獵不同領域的研究,便較容易能夠知道自己的限制,了解到真相不易尋,可以有不同的 understanding,人也因而謙卑不少。
全文刊於王偉雄的網誌魚之樂,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