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帥青:《港囧》票房大賣 港味濃就贏?

City

發布時間: 2015/10/01 08:00

分享:

分享:

以香港為賣點,原來可作票房良藥。內地近期上映的電影《港囧》,善用香港題材,竟刷新多項票房紀錄,片內穿插廣東歌、模仿港產片橋段等,濃厚的港味,就是致勝之道?

由內地導演徐崢執導兼主演的喜劇電影《港囧》,本港未上畫,大部分港人沒看過,甚至未聽過,但有趣的是,這套戲以香港為賣點,在內地卻捲起風潮,單在上周五上畫當日,票房達到驚人的2.12億元人民幣,創下華語電影單日票房紀錄,上映5天收入更超逾8億元人民幣,該戲甚至帶起旅遊風,不少內地傳媒報道,大批旅客將會因此戲而在10月赴港旅遊。

《港囧》的故事,大部分的場景就在香港,戲中的男主角徐來(徐崢飾),知道當年赴港讀書的初戀女友,將在香港開畫展後,就帶着老婆蔡菠(趙薇飾)及一眾家人到香港旅遊,希望撇開家人與初戀女友會面;惟過程並不順利,於是就在中環、油尖旺等鬧市街頭,發生一系列趣事。

一日創出逾兩億票房,嚇人的數字,足以反映內地市場龐大得驚人,隨着社會富裕、群眾更願意花錢,內地甚至有預計,《港囧》總票房可能達20億元人民幣。不過,《港囧》大賣,其實更是內地人對香港甚有情意結的反映?

《港囧》不止以香港做背景,片內更處處充斥香港情懷,例如男主角與初戀女友看電影,看的是《天若有情》等港產片,他們為戲院繪製海報,畫的是《秋天的童話》;片內又穿插大量香港歌手如陳百強、張學友等的歌曲,甚至片內不少橋段,被指是模仿港產片的經典橋段等。

香港情懷是賣點,確因80、90年代本港文化的影響範圍甚廣,歌曲、電影和電視劇皆紅遍全中國,不少內地人至今仍會用廣東話唱《海闊天空》、《萬水千山總是情》、《萬里長城永不倒》等。現藉在電影重現香港情懷,內地人頗為受落,就如早前一套內地大熱電影《煎餅俠》,故意找來港產片《古惑仔》一眾主角如鄭伊健等,在片尾客串一幕,結果片段引來內地網民哄動,盡顯出對《古惑仔》的念念不忘與鍾愛。

當然,香港元素的賣點,不等於成功保證,例如今年由吳鎮宇、任達華等主演的港產片《衝鋒車》,在內地反而被指港味太重,結果「水土不服」,內地票房未如理想。

《港囧》的成功,更在於它並不止是賣港味,更是從內地人的視角,去賣內地人對香港的集體回憶,把內地人在80、90年代對繁華、摩登香港的嚮往感覺與想像,藉電影呈現這些「當年情」、青春的回憶,如此最能吸引入電影院的,正是那群看港產片、聽廣東歌長大的70後、80後觀眾,他們正是如今最具消費力的一群。

內地導演徐崢曾置身於該年代,深明內地人對香港的情懷,要拍起來自然駕輕就熟,反而並非香港電影人所能及。至於香港電影人,要憑本港元素,在內地取勝,並非沒有可恃的優勢。本港電影人的港式說故事技巧,能夠把故事變得有新意、不落俗套,其實一向亦備受讚賞。

以港式手法說故事,一樣可創出不少佳績,例如由港人許誠毅執導的《捉妖記》,片內的敘事手法便有着不少港產片影子,他再結合荷里活頂尖的動畫特技,成功創出逾24億元人民幣,成為歷來最賣座華語電影;甚至乎徐克執導的《智取威虎山》,把一套內地文革時的樣板戲,重新以港產警匪臥底片的手法包裝,令其變得情節豐富、人物生動,結果也成為大賣電影。

雖然本港的文化影響力,近年被指無復以往、不敵外地,但是「sell」本港情懷、港式的電影敘事手法,依然甚有市場,甚至是刺激票房的招數。這既值得港人自豪之餘,其實亦令港人深思,如何延續「港味」的吸引力,令本港的文化影響力重新壯大?

撰文 : 沈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