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低頭族 逾8成曾肩頸痛

社會

發布時間: 2015/10/04 23:15

最後更新: 2015/10/04 23:17

分享:

分享:

香港脊骨神經科醫學院基金,請來譚玉瑛示範可減低肩頸痛的伸展運動

不少都市人因工作壓力大、過度使用手機成「低頭族」,引致肩頸痛;調查發現逾85%受訪者過去5年有肩頸痛,但26%患者不會尋求治療。

調查機構指肩頸痛可致胸痛、作嘔、手臂麻痺等,錯誤呼吸方法亦會致痛,建議學習橫隔膜呼吸法、以及多做伸展運動作紓緩。

香港脊骨神經科醫學院基金於今年7至9月期間訪問970人,發現逾85%過去5年有肩頸痛,40%每數個月便復發一次,29%有長期疼痛;在18至35歲組群中,更有26%長期疼痛,42%數個月復發一次,高於其他年齡組群。

當肩頸痛時,近6成人會按摩或推拿,更有26%表示「甚麼也不管」,當中18至35歲組別「不管」比率最高。

此外,逾9成人忽略肩頸痛成因,除姿勢不良、過度使用手機外,亦與生活壓力和錯誤呼吸有關。基金指,錯誤使用胸式呼吸,會導致頸部肌肉經常收縮而變得繃緊;基金早前分別邀請30位患有慢性頸痛、以及沒有頸痛人士參與研究,發現8成患者呼吸頻率過急,有慢性過度呼吸,估計全港47%患者有慢性過度呼吸風險,建議學習正確呼吸法和多做伸展運動。

現年50歲的蔡女士,睡覺時候左邊面及頭部感覺麻痺,白天有時頸痛、頭痛,向脊醫求診,脊醫觀察到其情緒易緊張,不知不覺錯用胸式呼吸,相比橫隔膜式呼吸,胸式呼吸較粗重急促,表淺而量小。

基金發言人指出,當呼吸過快,身體會自動呼出過多二氧化碳,令血管和肌肉繃緊收縮、血液流通障礙,繼而神經和肌肉興奮、氧氣不能進入細胞,引起經常性頸痛、頭部及面部麻痹,因蔡女士的肌肉長期繃緊收縮,導致不同關節包括頸椎活動受限,脊醫先以手法治療將關節活動恢復、放鬆繃緊肌肉;之後教她進行橫隔膜呼吸訓練,兩周後其面部麻痹及頭痛症狀減退,頸痛問題也有改善。

基金發言人表示,肩頸痛其實只是身體毛病的早期徵兆,若忽視此警號,可導致身體其他部位出現連鎖性疾病,包括手臂麻痺、頭痛、寒背等。基金希望透過調查,喚醒市民對頸椎健康關注,亦呼籲市民常做伸展運動,釋放生活壓力,有效改善肩頸痛等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