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港大副校長風波是「佔中2.0」版

City

發布時間: 2015/10/06 10:42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經濟日報資料室

香港大學副校長任命風波備受師生關注,4名教職員今日(6日)發起黑衣靜默校園遊行,稱要維護港大院校自主,籲師生參與。

而港大教育學院副教授李輝日前提出的「影響因子」論,遭學者抨擊,他則澄清沒有政治立場,不希望校園變成「佔中延長版」。

4教職員 今發起靜默遊行

港大校委會自否決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出任副校長後,多名學者表示不滿;有教職員發動今午在百周年校園集合,遊行至中山廣場,呼籲師生以學袍及黑衣參與。

發起人包括人文學院主任Timothy O'Leary、法律學系系主任何錦璇、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何式凝。

Timothy O'Leary昨表示,雖難以預料參與人數,但他收到不少教授對活動的正面回應,指活動期間會默站1分鐘,並宣讀講辭。

至於日前出席一個論壇時稱其論文「影響因子」比陳文敏高出200倍的李輝,昨接受電台訪問時解釋,從營養學而言,不同水果的「糖份」可作比較,他打譬如指,學術界的「蘋果」和「橙」亦可比較。

他又形容港大副校長任命風波是「佔中2.0」版,指學術界和市民不理解很多概念,但他澄清自己沒有政治立場,亦不希望校園變成「佔中延長版」,批評政黨將事件政治化,並質疑陳文敏有政治立場。

曾鈺成:「等埋首副」最不智

事件引起學者激烈回應,港大理學院講師陳志宏在facebook批評李輝「愈是狂妄,就顯得愈是無知」;他又以港大理學院院長郭新亦認同陳文敏的能力,反駁李輝質疑陳的能力不達標。

港大校友、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昨亦在電台指,校委會最不智的地方是以「等埋首席副校長」為由,強調拖延並非好理由,令事件備受爭議。港大學生會昨晚則召開校政方向會,討論下一步行動。

小知識--甚麼是影響因子?

李輝日前表示,自己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為港大法律學院教授陳文敏的200倍,究竟何謂影響因子,數字從何而來?

影響因子是現時國際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可測試期刊之學術水平及論文質素。影響因子由美國文獻研究專家Dr.Eugene Garfield於1960年代提出,他曾指出,影響因子的主要用途,乃用作評估及挑選期刊,影響因子愈大,期刊的影響力愈高。

年及期刊作單位 不涉及個人

影響因子以年為計算單位,假設某期刊於2011至2012年出版的文章總數為120篇,而該期刊在2013年被引用的總次數為1,200次,用引用次數除以文章總數,可得出該期刊的影響因子為10。

教育學院亞洲及政治研究學系助理副教授方志恆表示,影響因子以期刊為統計單位,「一般不存在個人的影響因子」。

他又指,由於不同學科有不同的期刊權威、研究學者人數不一,故此不易直接比較跨學科的影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