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帥青:麥當勞「多功能」 何止得「難民」?

City

發布時間: 2015/10/21 08:00

分享:

分享:

麥當勞「多功能」 何止得「難民」?

說到麥當勞,近來不少人聯想到「麥難民」,尤其早前有婦人在店內夜宿猝死,令麥記形象倍添悲情。但多功能的麥記,就是另類的公共空間,似社區中心還多於餐廳,真的悲情嗎?

「麥難民」一詞,在本港存在多年,形容一些無家可歸、凌晨時分在麥當勞夜宿的人。本月初,一名50多歲婦人,在坪石邨麥當勞分店內伏在餐桌上猝死,數小時後才有人發覺,惹來社會一片譁然。傳媒爭相報道「麥難民」現象,更有電視台走訪麥當勞,講述多位「麥難民」長期在快餐店內流連的苦況。在眾多報道下,麥記仿如就是露宿者之家、難民營,形象倍添淒涼。

不過,麥當勞真的如此「悲情」?「麥難民」猝死事件,固然令人歎氣,但麥當勞近年走的在地化、社區化路綫,已不單止是經營餐廳,更成功變成為一個「多功能」的公共空間。有分使用這個公共空間的人,除了在深夜伏椅桌而睡的「麥難民」之外,其餘的更幾乎遍及所有香港人。

麥當勞能夠成為公共空間,首先因有本錢,大集團分店多、區區有幾間,且佔據交通方便位置,更重要的是價錢不高,10元就可吃有肉有蛋的漢堡包、22元有套餐,已經是「窮人恩物」,比起不少餐廳便宜得多。此外,麥記容許顧客長時間佔座、逾百間分店24小時營業,點一個包、一杯飲品,坐上一、兩個小時也不會受到刁難,正好長期「打躉」。

在早上時光,已可見不少老人、師奶在麥當勞談天說地,特別是老人在耍太極之後、師奶在接送子女上學或買餸之後,正好在此三五成群相聚,功能仿如社區中心。

到了中午、下午,使用的人更多,不止是放假的人,上班的也不少,尤其是一些保險經紀、地產經紀,與客人要談生意,相約的商議地點,往往就是麥記,如同會議中心;然後在放學之後,更加是學生的自修室,不少中小學生甚至大學生,在店內溫習、做功課,甚或開會,又有部分學生,把麥記當作青少年活動中心,帶備手提遊戲機,在店內雙雙對戰,變成社區交流之地。

就連為基層學生提供免費補習服務的校長陳葒,去年便在本報副刊專欄撰文,提到他們為數千名學生補習,逾半數便是在各區的麥當勞進行,他更曾就找座位的問題,寫信向麥記求助,結果獲麥記答應,其職員會幫忙他們安排座位。

在此之外,當然還少不了情侶相約、家庭聚會。在假日之時,一家大小想找個花費不大、可以流連的地方,麥當勞相信亦是其中之一,甚至在部分麥當勞,如在太和的分店,設有專供兒童玩樂的遊樂場。這些相聚、玩樂的場面,固然不悲情,甚至有不少人笑稱,麥記也可以是麥辦公室、麥書室等等。

傳統餐廳的經營手法,吃完就請走、淨飲雙計,吃得少就收最低消費,麥記的另類經營手法,看似違背傳統賺錢策略、有損生意,但其實一樣沒有蝕底,反而賺到與顧客的長期聯繫。不少人已習慣沒事就去麥當勞坐一坐,當成理想歇腳之地,感覺如到朋友家般自在。這些無形的宣傳效果,更能驅動消費者。

即使是消費力低的小學生,買一杯飲品又好、吃一個包又好,只要能贏得他們未來長期幫襯,這條生意方程式,也是高明的手段吧?

今年4月,沙田新城市廣場的麥當勞分店倒閉,與一般連鎖店舖執笠不同,市民的態度大為不捨,既因該店已經營數十年,但其實亦與麥當勞的廉價形象、社區功能形象,不無關係,對於市民而言,失去的不止是一家餐廳。甚至在去年中,麥當勞爆出犯眾怒的「福喜肉」醜聞,嚴重打擊形象,但及後依舊能翻身,亦與此有關。

香港寸金尺土,港人要找一個能歇腳、唞一唞的地方,並不容易,麥記以其大眾化定位,做餐廳兼做社區中心、商務中心等,承載不少社會功能,縱使近年該企業亦不無爭議,但勝在有形象分搭夠。

撰文 : 沈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