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育名列前茅 到底有多吸引?

City

發布時間: 2015/11/02 11:32

最後更新: 2015/11/02 17:45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Pinterest

TSA的存廢問題近日引發全城熱議,有家長批評學校操練TSA試題,加重孩子負擔,令孩子輪為考試的機器,要求取消TSA考試,還孩子快樂的童年。

香港的教育問題的確值得深思,芬蘭的教育制度經常被譽為成功的模式,它多次在一個被稱為教育界「世界杯」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中名列前茅。不過,與香港教育制度不同的是,它標榜自由和愉快學習,到底芬蘭教育模式有多吸引?

TOPick根據立法會秘書處的文件,為大家歸納以下6點:

1. 7歲前不用上學

芬蘭政府會為6歲或以下兒童提供幼兒教育,滿6歲的兒童則提供一年制學前教育,不過這兩者都屬自願性質,小朋友不一定要參加。直到7歲,兒童才需要接受9年的強制教育,惟課程不會劃分小學階段及初中階段。

2. 上課時數比香港短

芬蘭學生的上課時數每年只有約600小時,每週平均約10至12.5小時,以鼓勵學生參與多項課後活動。

至於香港,據香港研究協會在2014年所做的調查,香港幼稚園、小學和中學學生每週平均學習時數為62.2小時,中學生的學習時數更長達76.5小時,比「打工仔」的49小時還要長。

3. 16歲才有全國統一結業考試

芬蘭學生在16歲前不用考標準化測驗,教育當局相信頻密的測驗會令老師過於重視科目的操練和背誦資料,少看重理解知識。在香港,學生在小學三年級已經要面臨TSA的考試,以評估學生在第一至第三學習階段完結時在中、英、數三科的基本能力水平。

4. 成材不止一條路

學生完成9年強迫免費教育後,可升讀一般學術導向的高中學校,同時,他們亦可選擇升讀職業培訓院校,接受課堂學習及至少6個月的在職培訓。完成以職業培訓作為高中教育的學生可升讀理工學院或大學,教育不止一路,令學生就算不是「讀書的村料」,一樣可以有驕人的前途。

5. 小班教學照顧學生需要

芬蘭學校每班的學生人數約20人。 在首6年,大部分科目通常由同一位班主任任教;在最後 3 年,則由專門的學科老師任教。支援充足的學習環境有助教師更深入瞭解學生的個別需要,並作出適時的照顧。 

6. 勇於變革 採用主題劃分教學模式

根據英國《獨立報》報導,芬蘭擬發起教育變革,廢除學科分科(teaching by subject)的教學模式,不再分歷史、地理科等,改為用主題劃分(teaching by topic)。比如學生上英文堂時,黑版會有一個一張歐洲地圖,學生需要根據情況用英文描述不同國家的天氣情況。這套教學模式現時已在芬蘭部份學校實施,預計2020年前會推展至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