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長工時醫生曾在手術期間恰眼瞓

社會

發布時間: 2015/10/28 13:56

分享:

分享:

有調查顯示,公立醫院醫生每周包括通宵候召的平均工作時間為61小時,不包通宵候召亦要48.5小時,高於合約訂明的44小時,醫生睡眠不足會增加醫療失誤或意外的機會。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委托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榮潤國在2012-13及14年分別進行兩項研究,探討超時工作和通宵候召對香港公立醫院醫生的影響。

包括在2012-13年以網上匿名問卷調查探討醫生的日間警覺性、睡眠、醫療失誤和意外與工作時間的關係,共獲599名醫生回覆,回覆率約13.7%。

調查發現醫生睡眠不足的情況非常普遍,且隨工作時間延長而增加,每周工作超過65小時的醫生中,整體約36.2%會發生醫療失誤或意外,高過每周工作50小時醫生的21.8%。

而每周工作逾65小時的醫生中,14%曾在手術中「恰眼瞓」。

另一項研究在2014年進行,為其中41名駐院或實習醫生量度及記錄一星期的睡眠質量,再要求他們做神經認知測試,發現長時間連續工作會影響注意力及神經心理認知,增加臨床工作犯錯風險。

梁家騮建議,醫管局及立法機構關注及研究醫生工作時間安排的靈活性,適當限制醫生工作時間。例如在訂明標準工時後,為超時工作醫生提供補假或額外薪金,讓管理層實施有效政策提高候召醫生的工作效率及保證候召後的休息時間。